[实用新型]管路过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6246.0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33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卢江海;尹作栋;潘滨;杨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24 | 分类号: | F16L5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路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能够避免发生突发性堵塞,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工业生产的各种管路内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大多均为单层过虑网或筒式过滤网,并且在该过滤网的前后安装压力表,通过检测过滤网前后的压差,来判断过虑网的堵塞情况。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管路内气、液等介质的污染情况大不相同,使得管路内的过滤网被堵塞的周期时长时短,很难掌握。因此,通过设置压力表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检测出周期较长的堵塞,即渐进性堵塞,但如果介质污染情况严重,过滤网在短期内快速被堵塞,即突发性堵塞,再通过压差报警已经显得于事无补,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过滤网一旦被堵塞,会发生严重后果,如空压机的冷却水系统发生堵塞,会造成空压机冷却器缺水,使得所有密封件在短期内烧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只有通过对过滤网进行定期清洗或更换,来减少发生突发性堵塞的机率,但是无法从根本上防止突发性堵塞的发生。另外还有一种旁通式过滤装置如双筒过滤器,用于发生堵塞事故后的切换,但无法在堵塞发生时立即实现切换,因此对于突发性堵塞还是无法避免,使得安全隐患始终存在,无法完全消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易发生突发性堵塞并无法有效避免、存在安全隐患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路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能够避免发生突发性堵塞,消除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管路过滤装置包括本体、定位圈、活动过滤网、移动部件和固定过滤网,本体为空心管状结构;定位圈固定设于本体内部一端;活动过滤网一端与定位圈相抵,另一端与移动部件相连接;固定过滤网固定于本体的另一端。
所述的移动部件包括导向杆,导向杆一端与活动过滤网连接固定,另一端穿过固定过滤网,穿出固定过滤网的导向杆上设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一端与固定过滤网相抵。
所述的活动过滤网与固定过滤网之间还设有弹簧,弹簧套设于导向杆上,一端与活动过滤网相抵,另一端与固定过滤网相抵。
所述的定位圈的一端面上还设有橡皮密封圈,所述的活动过滤网一端与橡皮密封圈相抵。
该过滤装置还包括接近开关,接近开关设于穿过固定过滤网的导向杆的一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管路过滤装置包括本体、定位圈、活动过滤网、移动部件和固定过滤网,本体为空心管状结构;定位圈固定设于本体内部一端;活动过滤网一端与定位圈相抵,另一端与移动部件相连接;固定过滤网固定于本体的另一端。当活动过滤网发生堵塞时,受介质的推力,活动过滤网自动脱离橡皮密封圈,使得管路内介质得以通过,并由固定过滤网继续进行过滤,从而避免了突发性堵塞的发生,消除了安全隐患,并且通过设置接近开关对导向杆进行监测,一旦活动过滤网发生脱离带动导向杆发生移动,接近开关立即发出信号进行报警,从而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另外,两道过滤网的设置还提高了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路过滤装置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6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