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纺丝导丝机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2783.1 | 申请日: | 2008-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5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印;张益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中绿化纤工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1/04 | 分类号: | D01D11/04;B65H54/7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44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丝 机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丝导丝(卷绕)机架。主要应用于氨纶卷绕设备内的导丝及机架固定支承。属纺织附件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氨纶纺丝工艺过程中,由于氨纶卷绕导丝设备的不够完善,如没有设置减振器等,造成在导丝过程中,氨纶丝的导丝速度无法提升,或因机械振动过大造成丝束质量指标下降,导丝电机寿命缩短。影响氨纶的整个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氨纶导丝速度及减少机械振动并避免共振的纺丝导丝机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纺丝导丝机架,包括机架主体和电机联接架主体,所述机架主体包括支腿、中支架和支座,支腿向下支承连接于中支架底部,支座向上固定连接于中支架顶部;所述电机联接架主体包括电机联接架和减振件,所述减振件向下支承连接于电机联接架底部;所述电机联接架主体通过其减振件向上固定连接于机架主体的中支架和支座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卧式安装方式、减振结构及支腿形式,使导丝电机工作更平稳,相互之间减少共振,并减小机械振动对电机的损害,使氨纶丝的导丝速度得到提升,丝束质量指标上升,导丝电机寿命延长,氨纶的整个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座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联接架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联接架与支座的连接图。
图中:支腿1、中支架2、支座3、电机联接架4、减振件5、假捻器6、导丝器7、卷绕头8、卷绕头9、导丝盘I 10、导丝盘II 11、导丝盘III 1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纺丝导丝机架,主要由机架主体和电机联接架主体组成。所述机架主体由支腿1、中支架2和支座3组成。所述支腿1采用铸铁或铸钢件。支腿1向下支承连接于中支架2底部,支座3向上固定连接于中支架2顶部。所述电机联接架主体由电机联接架4和减振件5组成。所述减振件5向下支承连接于电机联接架4底部,如图5~6。所述电机联接架主体通过其减振件5向上固定连接于机架主体的中支架2和支座3上,如图7。
图1中,支腿1、中支架2、支座3、电机联接架4和减振件5组成四位一组。并可以通过加长中支架2和增加支座3的数量来实现四位以上的组合,也可以通过减短中支架2和减少支座3的数量来实现四位以下的组合。还可以通过加长支座3、增加电机联接架4来实现每个支座上有二个及二个以上的电机联接架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描述如下:
1、丝束由甬道出口A出进入机架导丝,先进入假捻器6,后导丝器7,导丝盘I 10和导丝盘II 11上有一半丝束经导丝盘III 12进入卷绕头8,另一半丝束经电机导丝盘I 10再经和导丝盘II 11进入卷绕头9,这样丝束在卷绕头8及卷绕头9上卷绕成型;
2、丝束经导丝盘
导丝盘I 10,导丝盘I 10电机固定在电机联接架上,振动较小,确保了丝束振动小,保证了假捻更稳定,丝束通过导丝盘II 11,振动较小,确保了丝速振动小,保证了卷绕头8及卷绕头9成型良好,丝束通过导丝盘III 12进入卷绕头9,导丝盘III 12振动小,进一步确保了卷绕头9成型良好。
3、支腿用铸件更确保了机架整体的稳定性,通过减振器的配合使用可使导丝速度由原有800米/分钟导丝速度提高到1200米/分钟以上,在高的导丝速度成型及丝的品质都很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中绿化纤工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阴中绿化纤工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组合大板组合成外墙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微耕机的换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