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反射液晶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9793.1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4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易骏;纪俊吉;胡中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63 | 分类号: | G02F1/13363;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微反射液晶显示器,尤指一种利用现有薄膜晶体管液晶 显示器(TFT-LCD)Array基板5道制程本身所存在的断差与平行排列的液晶盒, 搭配上、下光学补偿膜的光学慢轴(slow axis)与液晶长轴轴向的差异进行光学 机制补偿的微反射效果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穿透式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Thin-Film Transistor LCD)如图1所示,其结构是在上基板11、下基板12之间设置一液晶层13, 且对应该上基板11、下基板12分别设置一上偏光片14与一下偏光片15,该下 偏光片15的下方则设置一背光源(图中未示),而下基板12上对应各像素均设 置一薄膜矩阵电极(图中未示)及一储存电容16,该储存电容16是以一下金属 层161、一绝缘层162及一上金属层163叠置制成,且该上基板11对应薄膜晶 体管矩阵电极及储存电容16处会设置黑色矩阵(black matrix)将其遮盖,以避 免显示影像的对比降低。
前述的穿透式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在户外的阳光下,会因其结构本身不 具外界光的反射结构,而只能由该背光源作为显示光源,因此在阳光下会有对 比降低且不易看清楚所显示的影像的问题。
而为避免前述的问题发生,便有业者在下基板上对应于各像素设置由反射 电极区与穿透电极区组成的反射板结构来解决在阳光下对比降低的问题,如中 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82917号”液晶显示器”专利案(即美国专利第6295109号 案)。但是,此一结构会牺牲穿透模式下的开口率,且有制程复杂、光学结构不 易设计的问题。
又,如美国专利第6744480号案,说明利用扩散膜(scattering layer)与反 射型偏光片(reflection type polarizer),例如是DBEF(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对偶亮度增强膜),搭配所形成具有微反射效果的穿透式面 板光学机制。然而此种设计结构在反射模式下容易导致所显示的影像产生视差 (parallax)的问题,以及其反射对比与反射率并不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其反射效果,提供一种光学补 偿机制,利用Array基板本身的断差搭配适当的光学补偿膜,达到效果更佳的微 反射效果的液晶显示器,即为本发明的目的所在。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微反射效果的液晶显示器,是利用现有薄膜晶体管液 晶显示器(TFT-LCD)Array基板本身所存在的断差以及既存的金属反射层,搭 配上、下光学补偿膜进行光学机制的补偿,其方式为:利用一般的位相差板 (retardation film)补偿液晶盒所产生的相位差值,应用液晶光轴(optical axis)与 位相差板慢轴(slow axis)的角度搭配进行适当的光学补偿。
本发明所揭露的微反射液晶显示器包括一第一偏光片;一第一光学补偿膜, 是位于第一偏光片上;一液晶盒,是位于第一光学补偿膜上,液晶盒具有一液 晶层,液晶层的液晶分子为平行排列(homogeneous);且第一光学补偿膜的慢 轴垂直于该液晶层的液晶配向。至少一金属反射层,是位于液晶层与第一光学 补偿膜之间且具有反射环境光的作用,每一个像素单元界定出一反射区与一穿 透区,其中该反射区与该穿透区之间具有一制程断差且反射区的液晶层厚度略 小于穿透区的液晶层厚度;一第二光学补偿膜,是位于液晶盒上,第二光学补 偿膜,具有一第二光学慢轴,且第二光学慢轴平行于该液晶层的液晶配向;以 及一第二偏光片,是位于该第二光学补偿膜上。反射区的相位延迟介于110至 310nm,穿透区的相位延迟介于200至380nm。
对一般的棒状液晶而言,当液晶配向方向与位相差板慢轴一致时,其等效 的相位差值是相加的,而当液晶配向方向与位相差板慢轴正交时,其等效的相 位差值是相减的,应用此一补偿方式并调整适合的液晶盒光程差,便完成可以 显示穿透与反射效果的微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9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屏触摸式工业计算机
- 下一篇:反光背板及直下型背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