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轿厢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3200.0 | 申请日: | 200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3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裕子;西堀隆之;小笠原刚;河村阳右;樱井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水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合缩小轿厢框架高度尺寸的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电梯轿厢采用如图1至图5所示的结构。即,电梯轿厢具有由地板5、从该地板5周缘部分竖立设置的轿厢侧板4、被形成为覆盖轿厢侧板4的顶部的顶棚2以及形成在轿厢侧板4的一部分上的出入口7构成的轿厢室6。此外,电梯轿厢还具有由左右一对的纵向框架3A,3B、连接纵向框架3A,3B上端部的十字头8以及连接纵向框架3A,3B下端部的下部框架9构成的轿厢框架10,其中所述左右一对的纵向框架3A,3B分别隔着间隔与邻接轿厢室6的出入口7的左右轿厢侧板4相对向设置。轿厢室6安装在轿厢框架10的下部框架9上,顶棚2的周缘部分的一部分朝上侧弯曲,在该朝上侧弯曲的弯曲部分2A与左右一对的纵向框架3A,3B之间设置有防振装置11。并且在左右一对的纵向框架3A,3B的上下部分还设置有引导装置12,该引导装置分别与铺设在升降通道内的导轨卡合。
作为参考技术,可以例举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2-274769号公报。
为了减少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对建筑物的影响,优选尽量缩小电梯轿厢停靠在升降通道的最顶层时电梯轿厢顶部与升降通道顶棚之间的间隔,即尽量缩小顶部间隙。
为此,可以考虑通过缩小纵向框架3A,3B的高度尺寸来缩小顶部间隙,但将纵向框架3的高度尺寸降低后,上部的引导装置12的设置位置也要相应地朝下方移位。这样一来,用于支承防振装置11的所述顶棚2的朝上侧弯曲的弯曲部分2A会堵住上部引导装置12的背面侧,而使得从形成在背面侧的作业空间B对引导装置12进行的安装和拆卸作业以及维修作业等变得非常困难。
此外,在防振装置11与纵向框架3A,3B之间,通过安装和拆除调节衬垫13来调节间隙。因此,电梯的安装作业变得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在该电梯轿厢中,能够在不会给设置在轿厢框架上部的引导装置的安装和拆卸作业以及维修保养作业等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缩小轿厢框架的高度尺寸从而缩小顶部间隙,并且还能够降低防振装置与纵向框架之间的间隙调节作业的工作强度。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轿厢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由上部设置有引导装置的轿厢框架来支承轿厢室,并且在构成轿厢室的顶棚与轿厢框架之间设置防振装置,还包括固定所述防振装置的构件,所述构件包括与所述轿厢侧板的上端相接并固定有螺母的水平部分和相对于所述水平部分朝下侧大致垂直地弯曲的垂直部分,所述防振装置在由弯曲成L字型的板材构成的支承体的表面上固定防振用橡胶部分而构成,所述支承体固定在所述构件的所述垂直部分,使得所述防振用橡胶部分的表面与构成所述轿厢框架的纵向框架的表面相对向,所述顶棚的周缘部分不朝上侧弯曲而形成为水平部分,所述顶棚的水平部分固定在轿厢侧板的上端,以使所述构件的垂直部分位于所述轿厢侧板和所述顶棚的连接部分的下侧的方式,在所述轿厢侧板和所述顶棚的连接部分固定所述构件的水平部分,使所述防振装置位于所述轿厢侧板和所述顶棚的所述连接部分的下方,通过螺栓将所述构件安装在所述轿厢侧板和所述顶棚的连接部分上的安装部分的孔设置成相对于电梯门厅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长孔,或者相应地加大开孔尺寸,使得能够对所述螺栓进行调节的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使得不需要在引导装置的背面侧设置用于支承防振装置的构件,所以能够在引导装置的背面侧确保作业空间,并且,由于能够缩小轿厢框架的高度尺寸,所以还能够缩小顶部间隙。
发明效果
如上所示,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一种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能够在不会使设置在轿厢框架上部的引导装置的安装拆卸作业以及维修作业等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缩小轿厢框架的高度尺寸以及顶部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电梯轿厢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电梯轿厢的纵向框架和顶棚以及防振装置周围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电梯轿厢的纵向框架和引导装置以及防振装置之间位置关系的放大图。
图6与图1相当,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式的电梯轿厢的侧视图。
图7与图2相当,是图6的主视图。
图8与图3相当,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轿厢的一实施形式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纵向框架和顶棚以及防振装置周围部分的侧视图。
图9与图4相当,是图8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水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水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3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