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式生医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5000.0 | 申请日: | 200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3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吴自强;林茂吉;庄建和;庄琮凯;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发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县新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生医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可携式生医检测装置,特别指一种质轻易携带且可快速判读检测结果的生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品质的逐渐被重视,生医检测的效率变成了不可忽视的一环,精确的检测报告可以协助很多疾病的早期判断及后续治疗,以往,生医检测往往依赖繁琐的生化程序,需要冗长的培养时间并且使用许多的操作仪器,不但耗时耗力,但在利用生物芯片进行检测的技术日趋成熟后,更精准、更快速的检测成果成为开发重点。
然而,大多数的快速检测装置不具有结果判读的功能,而需另外加装判读装置及软件,使用时需要将生医检测芯片上显示的资料进行储存后,再进行解读,虽然对于快速检测具有着实的贡献,但在进行偏远医疗服务时,会造成装备的不易携带。
综上所述,目前的生医检测装置虽然大幅缩减了等候检测结果所需的时间,但是仍具有携带不易的缺点,本案发明人有鉴于此,并希望对行动医疗或远距医疗团对能提出些许贡献,因此竭尽心力进行可携式生医检测装置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方便且可进行快速检测的可携式生医检测装置,利用生医检测芯片进行疾病检测时,该可携式生医检测装置可快速将生医检测芯片上显示的信息数字化并进行结果判读。
本发明的可携式生医检测装置,包括:
一箱形载体,由质轻材料的中空箱体制成;
一检测单元,设置于该箱形载体中,其具有一芯片插槽;
一运算单元,可设置或取出于该箱形载体中并连接于该检测单元以将检测单元检测结果数字化;
一显示单元,可设置或取出于该箱形载体中并连接于该运算单元以显示检测结果;及
一电源供应单元,提供驱动该检测单元、该运算单元及该显示单元运作的能量。
其中,该检测单元四周设置有遮光材料以进行阻隔,以减少外界光源在进行检测时,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影响,此外,该可携式生医检测装置更可包含一校正组件,该校正组件为一RFID装置,可提升检测单元的检测精确度,并针对检测进行计次及相关参数的记录。
为了使本发明的可携式生医检测装置具备容易携带的特性,该箱形载体可以高密度的合金或高强度的塑化材质制成,如此不但具有轻巧的特性,也可以防止携带时因无心的碰撞而对内部组件造成损伤,且为避免进行检测时电源取得不易的状况发生,该电源供应装置可为电线、一般电池或是充电式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携式生医检测装置实施例的开启状态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可携式生医检测装置实施例的闭合状态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可携式生医检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号说明】
1 可携式生医检测装置 11 箱形载体
111 上层 112 下层
12 检测单元 121 芯片插槽
13 运算单元 14 显示单元
1 5电源供应单元 16 笔记型计算机
17 USB接线 18 校正组件
181 感应卡 A 生医检测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熟悉该项技艺人士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兹配合图式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发明的可携式生医检测装置1包括:
一箱形载体11,由质轻材料的中空箱体制成;
一检测单元12,设置于该箱形载体11中,其具有一芯片插槽121;
一运算单元13,可设置或取出于该箱形载体11中并连接于该检测单元12以将检测单元12检测结果数字化;
一显示单元14,可设置或取出于该箱形载体11中并连接于该运算单元13以显示检测结果;
一电源供应单元15,提供驱动该检测单元12、该运算单元13及该显示单元14的运作能量。
本发明的可携式生医检测装置1可针对生医检测芯片A进行快速判读,该生医检测芯片A可以是点阵式芯片、呈色芯片或是萤光呈色芯片,检体在置于该生医检测芯片A上后,该生医检测芯片A被置入该芯片插槽121,经由检测单元12读取生医检测芯片A所呈现的讯号,并以运算单元13将讯号数字化,将数字化讯号以读值方式表现于显示单元14上,如此,可避免针对呈色结果进行色阶比对时,因个人对颜色的认定影响比对结果,并减少人为判读的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开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5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测试座
- 下一篇:测定超痕量铼的催化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