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3885.0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9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的场正人;横井川淳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2/24 | 分类号: | H01R12/24;H01R13/629;H01R1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与并排设置在挠性印刷基板(以下称为FPC)的前端部的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连接器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连接器。即,如所述的专利文献1中的图6C所示,连接器的结构为,将位于下臂部23的一端侧的嵌合部23C与主体部31的单侧缘部卡合,并且将下臂部23的另一端部插入所述主体部31的插入孔32,只有上臂部21被可转动地支承。
但是,在所述的连接器中,在将所述下臂部23的另一端部作为接点使用时,即使在FPC(未图示)上不小心负载有扭转力的情况下,下臂部23也不会跟随FPC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在所述连接器中,可能会在FPC和下臂部23之间产生接触不良。
此外,在所述连接器中,为了插入下臂部23的另一端,需要在主体部31设置插入孔32,从而难以实现主体部31的宽度方向的小型化。尤其是,由于大的弯曲力矩作用在所述插入孔32的附近,因此,需要加大所述插入孔32周围的刚性。从而,需要用厚的树脂形成所述插入孔32的周围,从而难以实现装置的薄化。
因此,为了消除所述的接触可靠性的降低,例如,已公开有专利文献2所示的连接器。即,如专利文献2的图2及图4所示,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将接触点14插入基座12,以可以跟随FPC40来支承接触部22、22。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4-3424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4-71160号公报
然而,在所述的连接器中,仅仅设置图4所示的固定部42来防脱。因此,容易产生组装精度上的偏差,存在无法得到具有一致的动作特性的连接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所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可靠性高、设置面积小、薄型且具有一致的动作特性的连接器。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在以规定的间距并排设置的基座的插入孔中,分别从侧方插入H形连接端子,该H形连接端子由通过连结部所连结的支承接点片和操作接点片构成,在位于所述连接端子下方的支承接点片的另一端上形成卡止用爪部,该卡止用爪部卡止在所述基座的边缘部分,并且从所述基座的一侧开口部插入挠性基板,另一方面,在配置于所述基座另一侧的所述支承接点片的轴承部上安装能够转动的操作杆,操作该操作杆,且操作在所述连接端子上方形成的操作接点片的另一端,由此使所述操作接点片的一端压接在所述挠性基板上,其中,在所述连接端子的支承接点片上,以向与插入方向正交的侧方突出的方式形成至少一个弯曲部,而且使所述弯曲部的上端面、下端面分别压接并支承在所述插入孔的上面、下面。
根据本发明,位于连接端子的下方侧的支承接点片的一端部成为自由端。因此,操作接点片的一端部和支承接点片的一端部都可以进行挠性变形,提高了对FPC的跟随性。其结果,即使负载不留意的扭转力,也不会发生接触不良,可提高接触可靠性。
此外,即使由于部件精度及组装精度的偏差,使得邻接的连接端子间的接点高度产生偏差,由于操作接点片的一端部和支承接点片的一端部都可以进行挠性变形,因此可以吸收所述的偏差,提高接触可靠性。
此外,不需要象现有例那样,在基座设置用于固定连接端子插入部的一端部的插入孔。因此,可以减小基座的宽度尺寸,得到设置面积小的连接器。尤其是,不需要象现有例那样,将所述插入孔的周围形成厚壁,因此,能够得到薄型的连接器。
而且,在本发明中,通过将形成在连接端子的支承接点片的另一端部的卡止用爪部卡止在所述基座的缘部,并且仅使弯曲部的上端面、下端面压接在插入孔的上面、下面,可将连接端子支承在基座上。因此,能够以规定的支承强度支承连接端子,并且以高的组装精度进行组装。其结果,可以提高组装精度,得到动作特性没有偏差的连接器。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连接器,其在以规定的间距并排设置的基座的插入孔中,分别从侧方插入H形连接端子,该H形连接端子由通过连结部所连结的支承接点片和操作接点片构成,在位于所述连接端子下方的支承接点片的另一端上形成卡止用爪部,该卡止用爪部卡止在所述基座的边缘部分,并且从所述基座的一侧开口部插入挠性基板,另一方面,在配置于所述基座另一侧的所述支承接点片的轴承部上安装能够转动的操作杆,操作该操作杆,且操作在所述连接端子上方形成的操作接点片的另一端,由此使所述操作接点片的一端压接在所述挠性基板上,其中,在所述连接端子的支承接点片上,以向与插入方向正交的侧方突出的方式形成至少一个弯曲部,而且使所述弯曲部的突出面压接并支承在插入孔的内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38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神经元网络调节参数的PID控制温度仪表
- 下一篇:户外冲击试验场门型构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