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漏油抬杆式煎烤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0710.6 | 申请日: | 2008-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叶耀鸿;程笑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松亭;杨依展 |
地址: | 361006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油 抬杆式煎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煎烤器,尤其涉及一种防漏油抬杆式煎烤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抬杆式煎烤器,它包括下烤盘单元、上烤盘单元以及抬杆, 该下烤盘单元具有下基座、下烤盘和油盒,该下烤盘和油盒装设在该下基座 上。该上烤盘单元具有上基座和上烤盘,该上烤盘装设在该上基座上。该抬 杆下端连接下烤盘单元的下基座,上端连接上烤盘单元的上基座,使得该煎 烤器具有0度、105度和180度工作状态,该角度指得是该下烤盘单元和上烤 盘单元之间的相对张开角度。该煎烤器处于105度工作状态时,由于该上烤 盘单元的上烤盘并未位于该下烤盘之上,因此上烤盘上多余的油脂没有被收 集,而是直接滴落在桌面上,沾污桌面,影响环境,难清洗,于是不能完全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漏油抬杆式煎烤器,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传统抬 杆式煎烤器所存在的当煎烤器处于105度工作状态时,上烤盘上多余的油脂 直接滴落在桌面上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漏油抬杆式煎烤器,它包括:
下烤盘单元,它具有下烤盘;
上烤盘单元,它具有上烤盘;
抬杆,它下端转动连接该下烤盘单元,上端转动连接该上烤盘单元;以及
防漏油机构,它连接该上烤盘单元和该下烤盘单元之间,其中,该防漏油 机构和该抬杆配合使煎烤器具有一工作状态,在该工作状态时:该上烤盘单 元和该下烤盘单元之间夹角S1位于90度-180度之间,该上烤盘单元倾斜且 下端位于该下烤盘单元的该下烤盘之上,以使该上烤盘的多余油脂能够流经 该下烤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油抬杆式煎烤器,其特征是:该防漏 油机构包括:
连接杆,它下端转动连接该下烤盘单元,其中,该连接杆上开设有滑动槽; 以及
连接柱,它连接该上烤盘单元并滑动连接该滑动槽。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防漏油机构还包括:
一第一限转结构,它连接在该下烤盘单元和该连接杆之间,用以限制该连 接杆相对该下烤盘单元转动角度S2,S2小于S1;以及
一第二限转结构,它连接在该下烤盘单元和该抬杆之间,用以限制该抬杆 相对该下烤盘单元转动角度等于S1;当抬杆从S2转动到S1过程中,该上烤 盘单元的该连接柱相对该连接杆的该滑动槽向下滑动并带动该上烤盘单元向 该下烤盘方向倾斜扬起,以使该上烤盘单元倾斜且下端位于该下烤盘单元的 该下烤盘之上。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下烤盘单元的下基座设有连接套,该连接套 内设有第一连接槽,该第一连接槽侧面内凹形成有第一滑动槽;该第一连接 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销,该连接销包括一圆柱体以及一凸设在圆柱体外圆周 的轴向凸条;该抬杆下部开设有贯穿孔,该贯穿孔内设有第一弧形槽,该第 一弧形槽圆心角为S1度;该连接杆下部内开设有第二连接槽,该第二连接槽 包括圆形槽以及设在圆形槽外圆周的第二弧形槽,该第二弧形槽圆心角为S2 度;其中,该连接销连接在该抬杆贯穿孔和该连接杆第二连接槽内,而且, 该凸条连接在该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和第一滑动槽,该凸条和该第一弧 形槽配合构成该第二限转结构,该凸条和该第二弧形槽配合构成该第一限转 结构。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机构,它包括:
一装配套,它的前部转动套接在该贯穿孔内,后部固定连接在该第一连接 槽内,其中,该连接销位于该装配套,而且,该凸条能够穿过该装配套;
一按扭,它装设在该装配套内并固接该连接销,用以控制该连接销的凸条 是否插接该第一弧形槽;以及
一弹性体,它设在该按扭和该装配套之间,用以使该按扭和该连接销复位。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连接杆设于连接套和抬杆之间。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工作状态中该上烤盘单元和该下烤盘单元之 间夹角S1位于100-110度之间。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更包含一油盒安装于该下烤盘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