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质生态墙体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8077.0 | 申请日: | 200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付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志洪 |
主分类号: | E04C2/02 | 分类号: | E04C2/02;E04C2/30;E04C2/38;E04B2/72;E04B2/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30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的镁质生态墙体,属建筑墙体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建筑物的墙体都是用泥土烧制的砖砌成,但随着国家对耕地的保护,取土烧制墙砖被明令禁止,砖墙已逐步退出建筑市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人们设计了一些替代墙砖的产品,如用水泥及发泡剂做成的空心墙体,或一些玻镁材料做成的轻质墙板等,但这些替代产品有的太重,有的保温、隔音、防震、防火性能差,有的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不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安装后由于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板与板之间会出现裂缝,影响墙体的使用与美观。另外,对于我国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节约土地资源,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及利用尤为重要。如何大力开发节能、环保,特别是利用生活和工业废弃物的新型墙体材料也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
另外,现在电子洋垃圾也已成为我国环保治理的重大难题。一些地方将电子洋垃圾上的金属拆解完后,大量的电子废物材料和拆解残渣如,电路板、塑料板被粉粹后的环氧树脂、玻纤布及塑料残渣粉末,并没有被回收利用,而只是简单地倾倒在露天田地里、河岸旁、水塘里、湿地里、河流和灌溉渠里,或直接采用焚烧处理而产生大量有害浓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治理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搜狐网在2007年6月8号就以某地区“年拆解百万吨洋垃圾形成产业链”为题专门对电子洋垃圾的拆解危害和污染作过报道,但这些电子废物材料和拆解残渣至今也未得到处理和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电子洋垃圾拆解后的拆解残渣进行利用,将其粉粹后与镁质胶凝材料混合,并采用玻纤网格布作为增强骨架制成的,板与板之间制有防止裂缝的凹槽,中间具有空腔,空腔内可填充其它填充物,占用建筑物的使用面积小,能克服现有墙体安装麻烦,质量大,强度差,资源浪费大的不足,既节能又环保的镁质生态墙体。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镁质生态墙体由底板、面板、支撑骨架及连接榫构成,其特征在于:底板和面板之间装有支撑骨架,两侧制有连接榫,连接榫的两侧面制有台阶。
所述的连接榫上制有燕尾槽。
所述的底板与面板之间制有空腔。
所述的底板、面板、支撑骨架和连接榫由镁质胶凝材料和废旧电路板及塑料板残渣粉末复合层和玻纤网格布层制成。
所述的空腔至少有一个,空腔内有填充物。
所述的空腔内填充有岩棉或双镁发泡材料或双镁植纤发泡材料。
所述的空腔内填充有双镁废旧电路板及塑料板残渣粉末发泡材料或双镁聚苯乙烯泡沫颗粒发泡材料。
所述的空腔内填充有聚苯乙烯泡沫板或珍珠岩板或水泥泡沫发泡材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1.节能、环保,解决了电子洋垃圾拆解完后,大量的电子废物材料和拆解残渣没有被回收利用,倾倒在露天田地里,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污染水源,危害人类、植物和微生物的问题。而且能变废为宝,大大地降低了玻镁板的生产成本。
2.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方便,原材料易得;完全可以替代现有的钢构结构,支撑骨架可以替代现有的钢龙骨,而且比钢构结构节能80%以上。
3.防火、防潮、隔音、质量轻,占用建筑面积小,与砖墙相比可增加使用面积2-3%;
4.板与板之间制有防止裂缝的凹槽,组合安装后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板与板之间会出现裂缝,安装后平整度好,可直接喷涂装饰层。
附图说明:
图1为镁质生态墙体的空腔内没有填充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镁质生态墙体的空腔内有填充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板,2、底板,3、支撑骨架,4、连接榫,5、空腔,6、台阶,7、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该镁质生态墙体由面板1、底板2、支撑骨架3及连接榫4构成,底板2、面板1、支撑骨架3和连接榫4一次成型(参见附图1-2)。面板1和底板2之间的两侧装有连接榫4,两墙体连接的连接榫4的接触面上制有燕尾槽。接榫4的两侧面制有台阶6,中间装有支撑骨架3,并构成空腔5,空腔5至少有一个。
底板2、面板1、支撑骨架3和连接榫4由镁质胶凝材料和废旧电路板及塑料板残渣粉末复合层和玻纤网格布层制成,废旧电路板及塑料板残渣粉末占该镁质生态墙体的7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志洪,未经付志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8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