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筒子醌在制备抑制血管新生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38101.2 申请日: 2008-05-27
公开(公告)号: CN101278925A 公开(公告)日: 2008-10-08
发明(设计)人: 易正芳;李双喜;张京;赖力;张晓丽;卢彬彬;易庭芳;刘明耀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122 分类号: A61K31/122;A61P17/06;A61P19/02;A61P25/02;A61P27/02;A61P29/00;A61P35/00;A61P35/02
代理公司: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宗德
地址: 20024***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筒子 制备 抑制 血管 新生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单体信筒子醌(Embelin)的新用途,具体涉及信筒子醌在制备抑制血管新生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血管新生是在已有血管基础上产生新血管的过程,包括五个基本过程:①血管基底膜降解;②内皮细胞穿过基底膜迁移到血管周围基质;③内皮细胞增殖、相互黏附并连接;④形成管腔样结构;⑤基质重塑和平滑肌细胞的包绕及血管的相互吻合形成血管网。

血管新生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都有发生,生理性血管新生主要发生在胚胎发育和女性生理周期,对于正常的发育非常关键;病理性血管新生是许多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中肿瘤一直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肿瘤的生长与转移都依赖于新生血管为其提供养分;没有新生血管的生成,肿瘤一般只能长至2~3立方毫米,因此通过抑制血管新生来抑制肿瘤以及其他相关疾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传统肿瘤治疗方式(如化疗、放疗等)相比,抗血管新生疗法靶向于肿瘤灶的血管内皮细胞而不是肿瘤细胞本身,具有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等诸多优点。它可以直接通过阻止血管新生相关蛋白的产生,也可以通过抑制它们的作用而起效,特效的抗血管新生药物已然成为治疗癌症和其他血管新生依赖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2004年美国FDA批准了第一个血管新生抑制剂用于治疗结肠癌,现有多种类似制剂在进行临床试验,一些中草药单体也已被发现具有抗血管新生的作用。

信筒子醌(Embelin)是白花酸藤果中提纯出的一种苯醌类化合物,虽然已有文献报道信筒子醌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而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还有抗菌、抗炎、抗生育等作用,但是尚没有信筒子醌可以抑制血管新生的报道,或通过抑制血管新生来抑制肿瘤,也没有信筒子醌作为抑制血管新生药物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信筒子醌作为一种新的血管生成抑制剂的药理用途。

本发明在于信筒子醌在制备血管新生抑制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信筒子醌在制备抑制乳腺癌、结肠癌、淋巴瘤、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糖尿病综合症、血管瘤等血管新生依赖性疾病中的相关应用。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信筒子醌在制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制备抑制血管新生药物为抑制关节炎病变组织的血管新生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关节炎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或者炎性关节炎。

本发明还提供信筒子醌在制备抑制新生血管性眼病的药物种的应用。具体包括新生血管性角膜疾病;或者新生血管性视网膜疾病;或者抑制血管新生性虹膜疾病;或者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或者新生血管性脉络膜疾病;或者新生血管性结膜眼病;或者生成血管型白内障;或者新生血管性玻璃体眼病;或者新生血管性视神经疾病。其中,所述的新生血管性视网膜疾病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闭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或者视网膜动脉闭塞。所述的新生血管性脉络膜疾病为湿性老年黄斑病变。

本发明还提供了信筒子醌在制备抑制血管瘤病变组织血管新生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抑制银屑病病变组织血管新生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抑制实体瘤病变组织血管新生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实体瘤为原发性或者继发性的实体瘤。

本发明还提供信筒子醌在制备抑制血管瘤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血管瘤包括多发性血管瘤或者血管母细胞瘤。还提供信筒子醌在制备抑制Kaposi’s肉瘤病变组织血管新生的药物、以及抑制白血病、淋巴瘤或者骨髓瘤血液癌症的药物、以及抑制Paget’s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信筒子醌在制备血管新生抑制剂组合物上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可以将治疗有效量的信筒子醌和药学上允许的任意一种辅料制成药物组合物,也可以添加其他与信筒子醌没有拮抗作用的抗血管新生药物。其制剂可以是药学上的任意一种剂型,包括但不限于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口服液、注射剂、脂质体等。

为实施本发明的方法,信筒子醌可通过口服、肠胃外、吸入式喷雾或通过植入式贮存器给药。“肠胃外”包括皮下、皮内、静脉内、肌肉内、关节内、动脉内、滑膜腔内、胸骨内、鞘内、病灶内及颅内注射或输入技术。

口服可用固体或液体状的剂量单位,如末剂、散剂、片剂、糖衣剂、胶囊剂、颗粒剂、悬浮剂、溶液剂、糖浆剂、滴剂、舌下含片等剂型进行给药。

末剂是将本发明化合物磨成适当的细度而制成。散剂是将本发明化合物磨成适当的细度,然后与同样细度的医药用载体(如载体、甘露糖醇之类可食性碳水化合物等)混合制成。根据需要,也可混入矫味剂、防腐剂、分散剂、着色剂、香料等物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8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