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酸洗连轧机组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0897.0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蒋奇武;金文旭;张静;付勇军;游清雷;罗理;李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B21B37/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洗 轧机 生产 取向 硅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酸洗冷连轧机组生产取向硅钢控制断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硅钢片按轧制方法,可分为热轧硅钢片和冷轧硅钢片,冷轧硅钢片按晶粒取向性可分为取向硅钢片和无取向硅钢片。取向硅钢片通常是指织构为高斯织构的单取向硅钢片,特点是(110)晶面∥轧面,[001]晶向∥轧向。取向硅钢中的硅含量一般为2.8%~3.4%,随着硅含量的增加,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提高(硅的质量分数小于3.5%时),而伸长率显著降低,硬度迅速增高。所以,取向硅钢的轧制比其他软钢困难,而且要求有精确的成品厚度和精确的压下率,同时还要有好的板形。因此,冷轧取向硅钢一般采用二十辊轧机进行可逆式冷轧。
取向硅钢热轧带常常出现<20mm深的边裂,特别是硅含量提高到3.2%~3.4%时,可出现深度>20mm的V形边裂。存在边裂的热轧板无法直接冷轧,冷轧前需切边。而硅的质量分数为3%的硅钢的塑性-脆性转变点在40~50℃,因此取向硅钢在室温下具有显著的脆性。取向硅钢的低温脆性导致钢带容易在切边后重新产生微小边裂,这些微小边裂在钢板轧制过程中极容易导致断带。
通常取向硅钢在森吉米尔等小径多辊可逆轧机上轧制时,由于轧制速度比较慢,容易检测出钢板边裂。一旦发生边裂,则在轧制道次间停下轧机,切掉边裂部分,从而防止断带事故的发生。尽管采用小径多辊可逆轧机轧制取向硅钢有上述优点,但和大部分钢材可以采用的冷连轧方式相比,其成材率低和生产效率低的缺点无法克服。
采用冷连轧机轧制取向硅钢有成材率高、生产效率高和成本低等众多优点,这已成为业界内所共知的事实。但是采用连轧机轧制取向硅钢,即便能检测出边裂,但由于是高速轧制,在机架间无法对钢板进行修正,如果由边裂引起的断带引发重大事故,就会大大降低轧制效率。断带问题一直影响着采用冷连轧机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取向硅钢技术的实施。
为防止边裂和断带,有人曾提出通过激光束照射、火焰加热或感应加热等方式对切边后或轧机入口处的钢板边部表面进行加热,除去边部脆化区和微小裂纹,但是加热时,完全屏蔽空气是很困难的。如果屏蔽条件不完全,被加热面易氧化,反而会使材料变脆。另外,在连续生产线上实施时,随着生产线速度的变动,必须调整加热强度,否则不能保持在一定温度下加热。而且在板宽方向上还存在温差,特别是边部表层的冷却速度变大,钢板边部变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而且不易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断带问题,采用酸洗连轧机组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该方法包括酸洗和连轧,其特点是在酸洗段将热轧卷的开卷温度控制在50~80℃,活套内部温度控制在40~60℃;切边前对钢带进行整体加热,使钢带温度>60℃;在进入连轧机前再次对钢带进行整体加热,使连轧机入口的钢带温度>80℃。
本发明方法采用热轧带卷自然冷却、室温带卷堆垛加热、室温带卷热水加热或室温带卷蒸汽加热的方法将热轧卷的开卷温度控制在50~80℃;本发明方法切边前和进入连轧机前都采用热风干燥器对钢带进行整体加热。
目前,酸洗连轧机组的常规带卷开卷温度为10~30℃。对于取向硅钢来说,由于其硅含量很高,在室温下具有显著的脆性,加之取向硅钢热轧卷通常有一定程度的边裂存在,导致钢带在酸洗段的拉矫机、张力辊、转向辊等张力较大的部位容易发生断带。本发明将开卷温度提高至50~80℃,可大幅提高钢带韧性,降低钢带在酸洗段发生断带的几率。开卷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钢带在酸洗段发生断带,降低生产效率。具体可采用将热轧带卷冷却到适宜温度后即开卷生产,也可采用蒸汽加热、热水加热,或对带卷进行堆垛加热,即将温度低于35℃的带卷堆垛在相对温度较高的带卷间,通过周围热带卷对它进行加热,此举不但有利于加热低于开卷温度的带卷,还有利于高温带卷的降温。
由于钢带在运行过程中会迅速降温,因此需要活套内部具有较高的温度,本发明将活套内部的温度控制在40~60℃,以确保钢带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处于脆性转变点之上,从而进一步降低钢带在酸洗段发生断带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08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