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灰性土壤氮磷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0559.7 | 申请日: | 200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5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姜勇;张玉革;梁文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F5/00;C05F11/02;C09K17/4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灰 土壤 增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肥料技术和工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具体为一种石灰性土壤氮 磷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料过量和不科学施用,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农田生产力下降。在我 国人地矛盾极为突出、农田高强度利用的条件下问题更为严重。我国氮肥利用率 仅为30~35%,磷肥的当季利用率10~20%,低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施肥 效益较低,施肥不合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00亿元。在一些地区,过 量施用氮磷肥并随地表径流流失,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施肥 面源污染对太湖地区水体氮和磷素富营养化的贡献率分别高达24%和20%(张维 理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1008~ 1017)。我国在2007年启动了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肥料减施增效与农田可 持续利用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7CB109300)。因此,土壤和肥料氮磷的高效 利用技术,目前是土壤肥料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是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迫 切需求,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
肥料氮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长效氮肥品种 不多。我国针对氮肥增效的技术研发方面的较多的技术积累,但对磷的增效研究 相对滞后,氮磷协同增效的成型技术严重不足。
土壤中的磷95%左右是固定态磷。磷肥施入土壤后,很快被土壤固定(鲁如 坤,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由于大量广泛使用磷肥,我 国土壤中磷素水平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施磷肥的成本增加,但施肥效益降低。土 壤磷素活化促释技术是提高肥料磷利用率,提高土壤有效态磷含量的一项关键的 技术措施。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告号CN1061964C和公开号CN101003737A公开 了利用解磷微生物活化土壤磷的技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831085A和 公开号CN101041605A公开了利用腐殖酸类物质活化土壤磷素的技术,但利用有 机酸与无机酸协同作用活化土壤磷的成型技术少见报道。采用有机酸和无机酸相 结合的技术路线,研制开发环境友好的土壤磷素活化剂,是一项资源高效利用和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石灰性土壤中,施入的磷肥通过一系列的沉淀反应,最后生成羟基磷灰石或 氟磷灰石,成为固定态磷从而大大降低磷肥的生物有效性。通过调节土壤中的酸 碱度减少磷的固定、调节土壤中有机阴离子浓度与磷酸根竞争专性吸附位点、增 加腐植酸含量将土壤中固定态磷释放为可溶态磷,有机酸分解产生碳酸增加钙、 镁和磷酸盐的溶解度等途径,可以提高肥料磷的利用率,减少土壤中磷的固定, 促进土壤中固定态磷向有效态磷的转化。因此,研制开发石灰性土壤专用性磷素 增效剂,是一项急需的技术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05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耐寒耐腐蚀硅烷交联软聚氯乙烯电缆料
- 下一篇:高性能化的海砂混凝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