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201265.3 | 申请日: | 200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11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司文峰;战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机械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82/00 | 分类号: | A01D82/00;A01F29/01;A01F29/1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洁;汤建武 |
地址: | 830011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碎 收集 还田 转换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茎秆收获农机技术领域,是一种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转换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茎秆切碎器的式样、规格很多,要么是单一的茎秆粉碎收集功能,要么是单一的茎秆粉碎换田功能,要么是具有两种功能,但没有转换装置,操作不便。目前茎秆粉碎兼收集的切碎器的结构都是切碎器动刀轴与输送搅龙平行布置。动刀轴将粉碎的茎秆送入输送搅龙,输送搅龙将碎茎秆送入抛送器抛出.上述结构的缺点是想要物料不被抛出就必须切断输送搅龙的动力,当输送搅龙塞满物料后,动刀轴持续送来的物料因无法进入输送搅龙而落在地上,实现还田功能。同样,要想物料收集起来就必须先清理输送搅龙的物料,再连接上输送搅龙的动力才能实现收集功能,实际操作起来非常不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转换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能方便快捷地实现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功能之间的转换,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转换装置,包括茎秆粉碎收集装置和粉碎还田装置,茎秆粉碎收集装置包括动刀轴和壳体,粉碎还田装置包括搅龙、搅龙底壳和搅龙盖板,壳体与搅龙盖板连为一体,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安装有铰接板。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铰接板的上端可铰接在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的壳体上或搅龙盖板上,铰接板的下端安装在搅龙底壳上。
上述铰接板的上端可通过转轴铰接在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的壳体上或搅龙盖板上。
上述铰接板的下端能通过螺栓安装在搅龙底壳上。
上述铰接板能通过螺栓定位在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的壳体上或搅龙盖板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实用性强,操作简单,能方便快捷地实现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功能之间的转换,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降低了农机具投入的成本。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在收集状态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在还田状态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动刀轴,2为壳体,3为转轴,4为铰接板,5为搅龙盖板,6为搅龙,7为搅龙底壳。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际需要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如附图1和2所示,该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转换装置包括茎秆粉碎收集装置和粉碎还田装置,茎秆粉碎收集装置包括动刀轴1和壳体2,粉碎还田装置包括搅龙6、搅龙底壳7和搅龙盖板5,壳体2与搅龙盖板5连为一体,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安装有铰接板4。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茎秆切碎收集与还田转换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为了便于操作,如附图1和2所示,铰接板4的上端铰接在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的壳体2上或搅龙盖板5上,铰接板4的下端安装在搅龙底壳7上。
如附图1和2所示,铰接板4的上端通过转轴3铰接在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的壳体2上或搅龙盖板5上。
如附图1和2所示,铰接板4的下端通过螺栓安装在搅龙底壳7上,使本实用新型处于还田状态。
如附图1和2所示,铰接板4能通过螺栓定位在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的壳体2上或搅龙盖板5上,使本实用新型处于收集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中:茎秆粉碎收集装置和粉碎还田装置都采用现有公知的技术。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
当需要使本实用新型处于收集状态时,翻起铰接板4并通过螺栓定位在茎秆粉碎收集装置与粉碎还田装置之间的壳体2上或搅龙盖板5上,使输送搅龙入口敞开,动刀轴输入的物料进入输送搅龙,输送搅龙将物料送入抛送器抛出,实现收草的收集功能。
当需要使本实用新型处于还田状态时,将铰接板4放下来,并通过螺栓将铰接板4的下端安装在搅龙底壳7上,从而封闭了输送搅龙入口,动刀轴输入的物料沿铰接板滑落地面,实现还田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机械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疆机械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1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手持扫描装置
- 下一篇:机顶盒小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