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扣针旋转蝴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4313.0 | 申请日: | 2007-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58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陶章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章菊 |
主分类号: | B44C5/06 | 分类号: | B44C5/06;A63H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扣针 旋转 蝴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艺品,尤其是涉及一种环扣针旋转蝴蝶。
背景技术
人工制造的工艺品蝴蝶,以线条扎系其身,蝶在线条的牵挂下能飘荡旋转,蝶却不能在某个物体的支撑上而旋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环扣针支撑蝶身,蝶身能以环扣针为支点而旋转摆动的环扣针旋转蝴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由蝶翅、蝶身和环扣针组合而成,蝶身由上下两爿嵌合而成,上一爿是蝶身上半部分的蝶背,下一爿是蝶身下半部分的蝶头胸腹尾连成一体的一爿,其特征在于,上下两爿蝶身中均有圆柱管道,两爿嵌合时,蝶背凸于下方的两圆柱管道插入下爿中的两圆柱管道之中,环扣针插入圆柱管道之中,蝴蝶能以环扣针为支点而旋转摆动。以塑料薄片、纸张、羽毛、纱制作蝶翅,以塑料制作蝶身,蝶身为圆柱形,蝶头稍细,蝶尾略尖,蝶身上半部分的一爿蝶背为实心结构约0.2cm厚度,2cm长度,0.6cm宽,蝶背中设置凸于下方长约0.4cm的圆柱两个,圆柱内空,内空管道的内径约0.1cm—0.3cm,管道不穿透蝶背;蝶身下半部分是蝶头、蝶胸腹、蝶尾连成一体的一爿,这一爿约0.6cm的厚度,长约3cm,宽约0.8cm,半个凹槽形状,在蝶胸部位和蝶腹与蝶尾交接部位各设置圆柱管道1个,管道内径约0.3cm,管道上端敞口,下端穿透蝶胸壁和蝶腹壁,壁口小孔内径约0.1cm。当上下两爿嵌合成囫囵蝶身时,蝶背凸于下方的两圆柱管道插入下爿中的两圆柱管道之中;在上爿蝶背与下爿蝶胸交接处留有0.1cm的缝隙,供蝶翅夹入蝶身之中。以金属设置针,针的粗细约0.1cm,在离针尖约0.3cm的针杆上设置一环扣,环扣外径约0.2cm,针长度为2—8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环扣针插入圆柱管道中,蝶身以针尖为支点而旋转摆动,翩翩起舞,具有诱人魅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蝶身上半部分的一爿蝶背的示意图;
图3是蝶身下半部分的一爿蝶头胸腹尾连成一爿示意图;
图4是环扣针的示意图;
图中,1、蝶翅;2、蝶背;3、蝶头;4、蝶胸;5、蝶腹;6、蝶尾;7、圆柱管道;8、环扣针;9、针杆上的环扣;10、蝶胸壁、腹壁底部被圆柱管道穿透的壁口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产品由蝶翅(1)蝶身和环扣针(8)组合而成,蝶身由蝶背(2)和蝶头胸腹尾连成的一爿嵌合而成,蝶背凸于下方的圆柱管道(7)插入蝶胸(4)和蝶腹(5)上的圆柱管道(7)中,环扣针(8)插入圆柱管道(7)中,壁口小孔(10)阻挡针杆上的环扣(9),使针(8)不能脱离圆柱管道(7),蝶身能以针(7)之尖为支点而旋转摆动,使蝶翩翩起舞,具有诱人魅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章菊,未经陶章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4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