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吸单泼的透气布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2642.3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10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锡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锡潭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M15/1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吸单泼 透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透气布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单吸单泼的透气布。
背景技术
按,已知具有吸湿排汗的布料,是于一基布的一面由本质上具有疏水性的纤维材织设构成,另一面由疏水性纤维与亲水性的纤维混合织设构成,而该基布是为使用平织布,将该纤维混合构成的面作为衣物的表面,由纤维材间的毛细作用,使该衣物具有吸湿排汗作用,但其利用组织密度高的平织布编织而成,故其透气性不佳,当衣物穿著于身上受水泼湿时,因其无防水作用,会造成衣物表面吸附水份或油渍而饱和于纤维中,加上身上的汗水阻塞,使该布料无法正常吸湿排汗,该布料相对接触身体的面会相当粘湿且不透气,而造成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吸单泼的透气布,具有防水、吸湿和排汗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单吸单泼的透气布,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布,以多数纤维纱织设成预定厚度的透气布料;
一泼层,设于该基布至少一表面上,布设有一层泼剂;
一吸层,设于该基布相对该泼层的另一表面上,布设有一层吸湿剂。
其中,该基布为利用多数纤维纱形成的经圈及纬圈交套而成的针织布,使纤维纱中彼此产生孔隙,是包含鸟眼布或网眼布其中一种。
其中,该基布于每平方厘米的单位面积中具有3-6条的纤维纱编织,使纤维纱具有较大孔隙。
其中,该基布的纤维纱重量为7.7-33.3g/km之间。
其中,该基布的纤维纱为化学纤维。
其中,该基布的纤维纱为天然纤维。
其中,该化学纤维为采用特尼龙、尼龙、聚丙烯、聚乙烯、人造丝或再生棉其中一种。
其中,该天然纤维为采用棉、麻、蚕丝或绢其中一种。
其中,该泼剂为一种高性能氟素化合物的保护剂。
其中,该吸湿剂为一种高性能聚丙烯酸钠的吸湿排汗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单吸单泼的透气布,可将该透气布应用于衣物或帽子等用品上,使衣物或帽子等其具有防水、防油及吸汗的透气效能,使衣物穿著于身上受水泼湿加上身体的汗水,可达到防水及排汗的透气效果,不会造成衣物粘湿。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方便简捷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泼层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吸单泼的透气布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该透气布是包含有一基布10、一泼层20及一吸层30;其中:
该基布10,是为利用多数纤维纱11形成的经圈111及纬圈112交套而成适当厚度的透气布料的针织布,使具有第一表面12及第二表面13,而纤维纱11中彼此产生孔隙113,是包含鸟眼布、PK布其中一种,于本实施例中,是为利用鸟眼布,该针织布于每平方厘米单位面积中具有3-6条的纤维纱11编织而成,使纤维纱11具有较大孔隙113,且该基布每一公里的纤维纱11重量为7.7-33.3g/km(克/公里)之间,而本实施例中,是利用70丹尼,使该基布10轻薄,而厚度约为0.3-0.8mm,于本实施例中采用0.6mm厚度左、右,而该纤维纱11是可为化学纤维或天然纤维,该化学纤维是可采用特多龙、尼龙、聚丙烯、聚乙烯、人造丝、再生棉其中一种,该天然纤维是可采用棉、麻、蚕丝、绢其中一种,而本实施例中,是利用化学纤维的特多龙,该基布10并可添加有染色剂,以提供不同色系的基布10使用。
该泼层20,是设于该基布10的第一表面12上,具有防水及防油功能,该泼层20是利用一泼剂21均匀布于该第一表面1,之后利用加热烘干收束使泼剂21结合渗透于该基布10的纤维纱11上,并在该纤维纱11的孔隙113周围形成凸起毛状的泼体21,且未覆盖该孔隙113,使该孔隙113仍保留形成透气作用,且纤维纱11间亦形成有该孔隙113,同时,该泼层20由该第一表面11渗入约0.2mm的厚度于该纤维纱11中,且,于本实施例中,该泼剂21是采用一种高性能氟素化合物的保护剂,能够赋予纤维材及混纺织物具有动态防水、防油性能,并具有耐水洗性;另该泼层20的厚度可依不同布料厚度在0.1-0.3m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锡潭,未经陈锡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