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倒角钻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0160.6 | 申请日: | 2007-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9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徐秀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秀贵 |
主分类号: | B27G15/00 | 分类号: | B27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神***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倒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特别是一种改良的倒角钻。
背景技术
按一般使用在木工倒孔作业中的倒角钻构造如图1所示,其钻头1是设计成与手柄2固定成一体状,因此在倒孔操作使用上,每旋转入一次就必须先拔出,然后再旋转入,这样的旋转入与拔出的动作,要重复进行到倒孔完成时结束,所以在操作上不仅很耗时,而且也很费力,另外,也因为上述现有技术的倒角钻构造是设计成与手柄2固定成一体状,故而每一个不同尺寸大小的钻头1,就需要一个手柄2来匹配组合,这样一来,制造成本就增加,而且体积上也十分的占据空间,针对上述缺失部分,实有再研发改良创新的必要性,本发明人就是有鉴于此,缘是才研发改良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来方便消费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令倒角钻在倒孔使用时,不须每旋转入一次就拔出,只要直接回转后再向前旋转入即可,并且能够使得多个钻头共同搭配一个手柄来使用的改良的倒角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方案:
一种改良的倒角钻,包括钻头1、手柄2,其特征在于:该倒角钻还包括单向滚针轴承3、套筒4、强力磁铁5;钻头1与套筒4相连,套筒4具有一个内径41,单向滚针轴承3嵌入固定在套筒4内径41的颈部位置,内径41将一个强力磁铁5嵌入固定在套筒4内径41的底部位置,套筒4的底端外径部分嵌入固定在手柄2的前端颈部口径21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倒角钻在操作上较省时省力而且使用上能够达到多个钻头共同搭配一个手柄来使用的目的,节省制造成本、不占据空间。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为现有技术的相关构造示意图。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分解图。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组合图。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构造剖视图。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更换组合另外一个钻头时之实施图例。
图号说明:
1钻头 2手柄
3单向滚针轴承 21口径
5强力磁铁 41内径
11轴体 4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包括有一个钻头1、单向滚针轴承3、套筒4、强力磁铁5与手柄2等构件所组合构成,各构件与各构件间之关系位置以及各构件的构造设计为:其中,套筒4为具有一个内径41,可将一个强力磁铁5嵌入固定在套筒4内径41的底部位置,以及将轴承3嵌入固定在套筒4内径41的颈部位置,套筒4的近底端外径部分,可嵌入固定在手柄2前端颈部口径21中;钻头1,其底部设有一轴体11能够穿插通过单向滚针轴承3的内径而使其底部到达套筒4内径41中接近强力磁铁5的前端位置,使强力磁铁5的磁力能够将轴体11端吸住予以定位,而且在轴体11穿入通过单向滚针轴承3后,轴体11外径缘面可以随着单向滚针轴承3上的滚针,向右旋转时为迫紧状态而与单向滚针轴承一并向前旋转动作,而向左回转则为空转型态,进而完成本创作的构造安排设计。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单向滚针轴承3与钻头1底部的轴体11之间,因为在钻头1底部的轴体11能使单向滚针轴承3内的滚针紧固,所以在组合后当进行倒孔操作时,当钻头1底部的轴体11向右旋转时就可与单向滚针轴承3形成为迫紧之状态,故而能带动单向滚针轴承3一并向前旋转动作以进行切削行程,而向左回转时就可随着单向滚针轴承3上的滚针予以回转而构成空转型态,利用这样的构造安排设计,能令该倒角钻在倒孔使用时,不须每旋转入一次就拔出,只要直接回转后再向前旋转入即可,操作上较省时省力,另外,因为在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中,于套筒4的内径41底部中嵌入固定有一个强力磁铁5,当钻头1底部的轴体11,在穿插入套筒4的内径41中时,就可为强力磁铁5的磁力吸住予以辅助定位,使手柄2向右旋转时能带动钻头1旋动;就是因为在套筒4的内径41底部中有强力磁铁5的设置,使得钻头1底部的轴体11能随时穿插入套筒4的内径41中组合定位,以及拔出更换另外一个不同尺寸大小的钻头1(如图5所示)再穿插入套筒4的内径41中组合定位来使用,使得多个钻头1能够共同搭配一个手柄2来使用,达到可节省制成本与不占据空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秀贵,未经徐秀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0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压式矿物绝缘射频电缆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池包热管理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