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爆型卷电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0015.8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67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02 | 分类号: | H02G11/02;H01R39/64;H01R39/08;H01R3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昭林;崔华 |
地址: | 10001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爆型卷 电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电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移动设备的电源电缆收放的隔爆型卷电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煤炭行业中,短壁机械化开采、工作面掘进巷道中,越来越多的大型移动设备得到应用,如引进国外的12CM系列连续采煤机、梭车、连续运输系统等。这些设备在加快开采速度、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就是它们的电源电缆需要随着设备的移动而进行收放。例如美国JOY12CM连续采煤机,其电缆横截面积约95mm2,长达100多米,传输1140伏、400安的电流,然而移动时往往只能靠人工拖拽,劳动强度很大,前进、后退极不方便,而且拉缆人员在生产时完全暴露在空顶之下,易被冒顶、片帮所伤;靠近设备时,则存在受煤机挤压、被运煤车碰撞的危险。此外,如果电缆被履带挤压或地板磨蹭损坏而漏电,会严重威胁拉缆人员的生命安全。
由于煤炭矿井的作业环境特殊,对电气设备的结构以及防爆性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生产上可用的卷电缆设备或者比较简易,性能无法满足要求;或者结构不合理,无法在井下应用;或者没有进行防爆设计或因其防爆性能而仅限用于小功率、过流量小的设备,根本无法应用于井下大型移动设备的大功率、大电流的工作条件。
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充分发挥大型移动设备的作用,实有必要设计一种能承载大电流、高电压用于煤矿井下移动设备的隔爆型卷电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承载大电流、高电压的隔爆型卷电缆装置,可应用在煤矿井下作业的移动设备上,从而配合移动设备的移动对其电缆进行收放。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隔爆型卷电缆装置包括电缆卷筒总成、防爆集流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电缆卷筒总成包括电缆卷筒、挡盘以及空心的主轴,所述挡盘安装在所述电缆卷筒的两端,所述电缆卷筒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绕固定的主轴旋转;所述防爆集流装置设置在电缆卷筒内部,包括防爆箱以及设置在防爆箱内部的电刷组件和滑环组件,其中,所述电刷组件设置在防爆箱箱体上并可以随电缆卷筒一起绕固定在主轴上的滑环组件旋转,所述电刷组件与供电的电源电缆电性连接,所述滑环组件则通过线缆与待供电的设备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环组件包括多个滑环,各个滑环及引线经过绝缘材料浇铸而成为整体,滑环表面及引线的端部暴露在绝缘材料之外。
优选地,所述电刷组件进一步包括保持架和两个电刷,所述电刷组件进一步包括横架、连接板和电刷,两个连接板通过枢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横板的两端,每个连接板的自由端通过枢轴与一个电刷形成可转动的连接,电刷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紧压在滑环表面。
更加优选地,所述电刷与滑环接触的表面为弧形,且曲率与其对应的滑环表面相同。
更加优选地,所述每个电刷连接两个导电带。
更加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连接在两连接板之间的弹簧。
优选地,所述卷电缆装置进一步包括电缆排列装置,所述电缆排列装置整体上平行于电缆卷筒总成,电缆经过电缆排列装置后卷绕到电缆卷筒上,所述电缆排列装置包括丝杠、滑块和设置在滑块上的拨缆环,所述丝杠为双向丝杠,可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由此驱动滑块及穿过拨缆环的电缆在丝杠两个端点之间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链式传动的方式带动电缆卷筒和/或电缆排列装置中的丝杠旋转。
优选地,所述卷电缆装置进一步包括空卷保护装置,所述空卷保护装置包括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设置在电缆卷筒上,并通过信号线与相关的控制装置连接,行程开关被卷绕在电缆卷筒上的电缆压下,当行程开关上的电缆被放出时,行程开关失压弹起从而通知对应的控制设备电缆卷筒已处于空缆状态或者直接控制设备停止运行。
优选地,所述卷电缆装置进一步包括过卷保护装置,所述过卷保护装置包括拨板和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通过信号线与相关的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拨板位于所述挡盘之间的预定高度上但不随挡盘旋转,电缆卷绕到所述高度时会通过拨板带动行程开关动作,从而通知对应的控制设备电缆卷筒已处于满缆状态或者直接控制设备停止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00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供隐蔽操作的遮掩装置
- 下一篇:新型电动隐形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