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赛鸽用电子足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6044.4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33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叶祖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35/00 | 分类号: | A01K3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75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电 子足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赛鸽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赛鸽用电子足环。
技术背景
目前,在赛鸽比赛中所用的足环包括仅起标识作用的物理足环和电子足环两种。目前所见到的电子足环有两种,其基本结构都包括表面设置有序号的具有标识作用的足环本体,足环本体一侧均设置有芯片腔。其中一种将可读芯片固设于物理电子足环上制成,这种电子足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鸽子在赛前会进行多次训放,丢失赛鸽是常见的事情,这样就会给用户造成损失,导致使用成本过高。另一种结构是可读芯片可拆卸式的设置于芯片腔内,在训放时取出可读芯片,在比赛时再给经过挑选的参赛鸽戴上。这种电子足环存在的问题是:这种电子足环的可读芯片可以被拆下,因此在赛鸽比赛中会出现被取下后重新录入数据信息的现象,不能满足赛鸽比赛场合的要求,防作弊性差。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着比赛时防作弊性差,同时在日常训放时足环易损失而导致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赛鸽用电子足环,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防作弊性差,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赛鸽用电子足环,包括足环本体1,芯片腔2设置于足环本体1一侧,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可读芯片3,所述芯片腔2内侧面与可读芯片3外侧面上设置有自锁组件。
上述自锁组件可以是分别设置于芯片腔2与可读芯片3上的可嵌套结构。
上述芯片腔2的内腔与可读芯片3的外侧为相互对应的锥体。
上述可嵌套结构分别对应设置于芯片腔2与可读芯片3的截面小的一个端部上。所说的锥体包括各种截面形状,只要其一端大,一端小,中部呈直线渐缩的结构均可采用。
上述可嵌套结构是对应的凹点6和凸点7。
上述可嵌套结构是对应的凹槽和凸条。
上述芯片腔2的截面小的端头上设置有定位挡盖4。
上述芯片腔2的定位挡盖4凸出于足环本体1的端面设置。
上述芯片腔2的定位挡盖4与足环本体1的端面齐平。
还包括可设置于芯片腔2内的可卸堵头5。在日常训放饲养时,可避免杂物进入芯片腔,在比赛时,取下可卸堵头5,将可读芯片3置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防作弊性好:在比赛中,输入信息的可读芯片一旦被放入芯片腔内,因自锁组件的存在使两者固定联接,除非被破坏,否则可读芯片无法取出,也就无法修改信息,有效保证了比赛的公正性。
2、使用成本低:在平时的训放中,可读芯片不放入芯片腔中,此时的足环只作为普通的物理足环使用,其成本极低,即使鸽子丢失,造成的损失也很小,待比赛前再在确定参赛的鸽子的芯片腔中放入可读芯片;比赛中的鸽子经过层层挑选,发生丢失的情况比较少,因此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可读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装配图;
图5为实施例2的可读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装配图;
图7是可卸堵头5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B-B剖面图;
图9是图7的C-C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足环本体;2-芯片腔;3-可读芯片;4-定位挡盖;5-可卸堵头;6-凹点;
7-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赛鸽用电子足环,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具有标识作用的足环本体1,芯片腔2设置于足环本体1的一侧,其内侧面截面小的一端上设置有凸点7。所说的芯片腔2的截面小的端头上设置有与足环本体1的端面齐平的定位挡盖4,所说的定位挡盖4是一次注塑完成的。
参见图3,另一个部分是可读芯片3,其外侧面截面小的一端上设置有凹点6。
参见图4,所述芯片腔2的内腔与可读芯片3的外侧为相互对应的锥体,本实施例中锥体截面为半圆形。所说足环本体1上芯片腔2内侧面与可读芯片3外侧面上设置的对应配合的可嵌套结构,即一对凹点6和凸点7相互嵌套配合。
实施例2,参见图5、图6,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芯片腔2上的定位挡盖4突出于足环本体1的端面设置,以便于配合安装下部有凸起的可读芯片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科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60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单井流量装置
- 下一篇:定量装车连锁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