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石下矿漏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3064.6 | 申请日: | 200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8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缪国斌;肖礼平;全毅敏;梁俊;程化东;杨承满;石家淦;吕农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11/02 | 分类号: | B67C11/02 |
代理公司: | 鹰潭市博惠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红芳 |
地址: | 3354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石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斗,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矿石下矿的漏斗。
背景技术:
现有矿石下矿用的漏斗是竖直型的,在下矿过程中,当上、下设备之间落差大时,矿石下落速度快,冲击伤害大,造成漏斗下方的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且漏斗内的钢板磨损量大,空气中的粉灰浓度高,对设备操作人员造成危害,而且竖直型漏斗在雨季易发生堵塞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矿石下矿漏斗,该漏斗能减缓矿石下落速度,减少对设备的冲击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包括一个圆柱筒体,在筒体内侧的左右两边各设有两个缓冲坡,缓冲坡与水平线成30°-45°夹角,左右两边的缓冲坡不在同一高度,呈错落状分布。
所述缓冲坡的个数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漏斗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圆柱筒体1,在筒体1内侧的左右两边各设有两个缓冲坡2,缓冲坡2与水平线成30°-45°夹角,左右两边的缓冲坡不在同一高度,呈错落状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未经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0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割机行走机构的阻挡泥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缸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