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速分卡式发卡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1586.2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10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晖;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自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3/103 | 分类号: | G06K13/1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雄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雄杰 |
地址: | 518054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速分 卡式 发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发卡机,特别适用于一种使用单一动力结合电子技术实现分卡发卡新技术。
技术背景
早在国内国外市场上,许多同行业的生产厂家在开发停车场发卡机,和商场售卡机等其它发卡设备上,都是采用了双马达或者单马达借助电磁吸铁驱动分离器来实现分卡发卡操作。这种采用双马达和借助其它动力的方法,往往是成本较高而且结构复杂,维修和维护十分麻烦。另外,市场上现有发卡机出卡口控制机制不仅不能准确定位,而且经常出现卡片重叠后堵在出卡口位置不能出仓,或者是一次性发出两张卡片给营运商造成损失。许多发卡机生产企业都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使用了许多复杂的机构进行控制。这些控制机构不仅结构复杂、成本高昂,而且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才能调整出卡间距,非专业操作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调节核对出卡间距来保证出卡正确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开发一种发卡机,只采用一个马达,利用同步轮和同步皮带传动以及前后两组同步轮的大小的区别,造成前后驱动轮产生一定的速度差,使单一马达在传动过程中,两张卡片在卡道内产生一定距离,结合红外传感器控制,实现分卡从而完成发卡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了更好的保证发卡机能够正确的发卡,主要针对售卡机发卡厚度进行分析;把常用卡片量化为三个层次来进行出卡厚度设计。为了让操作人员能更快更有效的调整好出卡间距,设计了档板来配合左右支架形成出卡口,利用在左右支架与档板上设定定位孔,在定位孔里插入销钉的方法控制出卡口缝隙间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分卡式发卡器,包括左右支架、储卡箱、上下托架、传送轮、驱动轮及马达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轮由两组前后线速度不同的传动轮构成,所述左右支架与上下托板上设置控制不同厚度卡片进出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组前后不同线速度的传送轮分别由直径不同的两同步驱动轮通过皮带连接传动。所述同步驱动轮由两个大小不同的同步轮构成,其中:大同步轮通过皮带带动前一传送轮,小同步轮通过皮带带动后一个传送轮。所述大小同步轮的直径比值要大于1,实际运用时约为2.5∶1,并且所述大小同步驱动轮由一马达同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档板设置在后一传送轮前,档板与水平面形成约98度的斜角,进行使卡片有序排列的第一次卡片分层。所述档板在接近水平面处,设计有与水平面约60度的斜角,进行使卡片分散的第二次分层。所述档板水平面根部,设计一个0.2mm的直角,档板和两侧支架上同样设置三个台阶式的定位孔,在这三台阶式定位孔上安装销钉进行定位,使上下托板间产生1.5倍的出卡间距。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发卡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制造成本。
2、只采用一组马达传动,巧妙运用了带轮前后速比差的原理,结合调卡装置产生分卡效果。保证卡片不会在卡道中重叠和堵塞。
3、使用了销钉式调卡模式,使客户可以方便准确的调节出所需卡厚度。
4、采用不锈钢与特殊工程塑胶相结合,使产品在长时间的风化过程中不会产生生锈,造成结构与外观受影响,而且可按ROHS标准生产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轮前后速比差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孔定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差速分卡式发卡器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差速分卡式发卡器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面标号如下:
1.卡片;2.档板;3.压轮组件;4.弹簧;5.传送轮;6.卡片 7.卡片;8.传送轮;9.大同步轮;10.小同步轮;11.皮带;12.传送轮;13.螺丝;14.0.8~1.0定位孔;15.0.2~0.27定位孔;16.螺丝;17.0.4~0.5定位孔;18.压轮组件;19.传送轮组件;20.马达;21.左支架;22.右支架;23.大传送轮;24.卡板.
如图1所示,已知大同步轮9与传送轮8的外径为相同,小同步轮10与后传送轮5和前传送轮12外径为相同,大同步轮9与小同步轮10的直径比值约为2.5∶1。根据角速度定义:连接质点和圆心的半径在同一时间内旋转的弧度叫“角速度”。已知小同步轮10和大同步轮9是安装在同一马达轴上。它们的固定点是相同的,它们的转速也是相同的,虽然半径不同,但他们在同时间内旋转的弧度是相同的,所以它们的“角速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自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自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5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