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碟盒(18)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1260.X | 申请日: | 200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44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诚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诚实 |
主分类号: | G11B33/04 | 分类号: | G11B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11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碟 18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碟盒。具体的讲,是一种能放装套有单面护碟盒的光碟的光碟盒,它属于光碟无磨损保护技术的一部分,无磨损保护技术可以将套有单面护碟盒的光碟与单面护碟盒一同放入光碟读写设备使用。
背景技术
光碟作为人类现代信息存储和流通的最重要手段,但由于裸露光碟的直接使用,导致光碟从光碟盒、光碟读写设备中反复的取出或放入时,很快被磨损划花成为一种必然。
而仅给光碟最容易磨损划花的透光面设计套加一个单面护碟盒,对光碟的透光面自始至终实施单面贴紧遮蔽保护,既从根本上解决了光碟容易磨损划花的难题,同时还不增加光碟的厚度与体积。使用时,套有单面护碟盒的光碟与单面护碟盒一同放入光碟读写设备使用,为此使用也非常方便。
所以我从2001年至今,7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本项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工作,并实验设计了多套可以实施的单面护碟盒以及配套使用的光碟读写设备。
但是由于单面护碟盒对光碟实施的是单面保护,以及为了力求结构简洁,在实验中,有的单面护碟盒在设有光头读写窗口后我根本就不设计窗口盖,为此在长期的使用中,也难免会发生光碟位于光头读写窗口部分或其他背面部分受到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能放装套有单面护碟盒的光碟的光碟盒,方便长期的固定收藏或携带,并且该光碟盒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能放装套有单面护碟盒的光碟的光碟盒。该光碟盒具有盒体与盒盖双体结构,其创新关键在于,盒体还设有盛装槽,该盛装槽呈手表形、圆形或正多边形。该盛装槽的形状与具体放装的单面护碟盒的外形是相适应的,这样才能放装单面护碟盒。
设计一种能放装套有单面护碟盒的光碟的光碟盒。该光碟盒具有盒体与盒盖双体结构,其创新关键在于,盒体还设有盛装槽,该盛装槽还设有取盒凹,该盛装槽的外边沿或盛装槽的槽面设有取盒凹槽,该凹槽使得盛装槽形成一缺口或穿孔,这样能方便通过取盒凹槽从盒体中取出套有光碟单面护碟盒的光碟。
设计一种能放装套有单面护碟盒的光碟的光碟盒。该光碟盒具有盒体与盒盖双体结构,其创新关键在于,盒体还设有盛装槽,所述盒体、或盛装槽、或盒盖上还设有与单面护碟盒相对应的标记体,这样无论在取碟时还是装碟时都方便辨认和操作。
设计一种能放装套有单面护碟盒的光碟的光碟盒。该光碟盒具有盒体与盒盖双体结构,其创新关键在于,该盒盖上还设有压紧软垫,其压紧软垫可以采用软塑料或软橡胶材料制成,该压紧软垫与光碟中心孔的非数据道区域位置相对应,且小于该区域面积,这样保证套有光碟单面护碟盒的光碟在盒体中能被压紧而不会晃动,但又不会被压紧软垫将光碟的数据涂层面压坏。
最后还可以将上述4种技术方案同时综合实施,其放装效果更理想;或者也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情况交叉实施。
采用如上设计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套有单面护碟盒的光碟放装本实施新型的光碟盒中,光碟得到了全面的保护;该光碟盒的盒体、盒盖、盛装槽上设计有标记体,为此也可以方便的指引人们只能将单面护碟盒正确的放入光碟盒;光碟盒的盛装槽上还设有取盒凹槽,还能方便人们取碟时,用手指从取盒凹槽处非常容易的抵出单面护碟盒;光碟盒的该盒盖上还设有压紧软垫,保证了套有光碟单面护碟盒的光碟在盒体中不会晃动、脱落而被光碟盒自身磨坏,但又不会被压紧软垫将光碟的数据涂层面压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碟盒的外观示意图。
图2表示图1中所示光碟盒装有套有单面护碟盒的光碟的外观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光碟盒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光碟盒的又一种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光碟盒的再一种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1盒体 2盛装槽 3取盒凹槽
4盒盖 5压紧软垫 6标记体
7单面护碟盒 8光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诚实,未经王诚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2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