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合一电脑绣花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1982.7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0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江;余立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江 |
主分类号: | D05C7/00 | 分类号: | D05C7/00;D05C7/02;D05C9/20;D05C11/00;D05C11/06;D05C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浙江省诸暨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一 电脑 绣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刺绣机,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电脑刺绣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床上用品、工艺品等的美观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多功能电脑刺绣机得到了推广应用,目前普通多功能电脑刺绣机通过平绣与毛巾绣组合、平绣与盘带绣组合、平绣与金片绣组合,实现两种刺绣功能,最多也就使平绣与毛巾绣、盘带绣、金片绣中的两种相结合,因此最多具有三种刺绣功能。由于不同花型组合的数量越多,图案的立体感越强,色彩也更加丰富,而且绣品附加值也更高,因而具有毛巾、盘带、金片三种组合的绣品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青睐,由于目前只能通过两种设备的组合才能生产加工,不仅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由于在加工过程中需多次更换设备,使图案的位置不可避免产生错位,从而影响产品质量;而且由于多功能电脑刺绣机功能的增多,使机构变得更加复杂,安装时产生相互干扰,于是不得不对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因而造成投资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平绣、毛巾绣、盘带绣、金片绣等多种刺绣功能,而且结构简单、零件通用性高、安装方便的四合一电脑绣花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平绣机头,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毛巾绣机头、盘带绣机头,所述平绣机头上设有金片送片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毛巾绣机头上设有独立打环机构,所述独立打环机构包括针杆打环装置、环梭驱动装置、钩刀驱动装置,分别由针杆小电机、环梭小电机、钩刀小电机驱动,使针杆正反向旋转、环梭正反向旋转、钩刀进行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盘带绣机头上设有盘带送料机构,所述盘带送料机构由独立小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积极效果:
1、生产效率高。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平绣、毛巾绣、盘带绣、金片绣等四种刺绣功能,因而在进行组合绣品刺绣时无需更换设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2、结构简单、零件通用性高。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小电机分别驱动毛巾绣独立打环机构中的针杆、环梭、钩刀以及盘带绣送料机构,使毛巾绣机头和盘带绣机头成为独立的单元,对平绣机头和其他特绣机头不再产生相互干扰,无需对平绣机头和其他特绣机头进行结构上的重新设计,因而使结构简单、零件通用性提高。
3、安装方便。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毛巾绣机头和盘带绣机头为独立的单元,安装时不会对其他机头产生安装上的不良影响,所以安装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毛巾绣机头中独立打环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盘带绣机头中盘带送料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平绣机头2,机架1上还设有毛巾绣机头3、盘带绣机头4,平绣机头2上设有金片送片机构5。
如图2所示:毛巾绣机头3上设有独立打环机构,独立打环机构包括针杆驱动装置、环梭驱动装置、钩刀驱动装置,针杆驱动装置设置于机壳11内,由针杆小电机12、与针杆小电机12轴端相连接的主驱动齿轮13及与主驱动齿轮13相啮合的针杆驱动齿轮14组成,针杆小电机12通过电机座与机壳11相固定,针杆驱动齿轮14与针杆摆动套筒16固定连接,当针杆小电机12工作时,通过主驱动齿轮13带动针杆驱动齿轮14使针杆摆动套筒16实现正反向旋转;环梭驱动装置包括环梭小电机17,环梭小电机17固定在齿轮支撑板18上,齿轮支撑板18与梭箱体19相连接,环梭小电机17轴端设有耐磨尼龙齿轮20,为了提高尼龙齿轮20的使用寿命,在尼龙齿轮20的中心设有轴套21,环梭22固定在环梭座23上,环梭22外周的齿轮与尼龙齿轮20相啮合,当环梭小电机17工作时,通过尼龙齿轮20带动环梭22实现正反向旋转,使针线在缝针上打环或脱开,实现打环功能;钩刀驱动装置包括钩刀小电机24,钩刀小电机24设置于梭箱体19内,钩刀小电机24轴端连接钩刀齿轮25,钩刀齿轮25与钩刀齿条26相啮合,钩刀齿条26上设有钩刀27,在钩刀27前端一侧设有剪刀座28,剪刀座28上设有剪刀29,当钩刀小电机24工作时,通过钩刀齿轮25带动钩刀齿条26进行往复运动,从而使钩刀27与剪刀29配合或分离,实现钩线和剪线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江,未经王海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19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