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火、保温、隔音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11819.0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4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少林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E06B5/16;E06B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18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保温 隔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领域的防护门,特别涉及一种钢质防火、保温、隔音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较为先进的钢质防火门,一般为三层复合结构,内层为无机不燃门芯板,是由蛭石、珍珠岩等无机材料混合一些粘胶剂后,经高温、高压粘结而成的板材,门芯板两侧各有一层门扇钢板,从而构成防火门;在这种结构中,门扇钢板的厚度和重量是一定的,而门芯板的厚度则由门扇厚度决定。目前市场的趋势是:消费者需要既有一定厚度,又比较轻的防护门。显然这对现有的防火门技术来说,这是个两难的要求。由于珍珠岩等无机材料的比重比较大,即使门芯板的厚度作微小的增加,其总重量也将明显增大,给装配和使用带来不便。
另一方面,门芯板中含有MgCl2、粘胶剂等化学成分,在使用过程中,对门扇钢板有一定的腐蚀性,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钢板腐蚀穿孔现象,造成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钢质防火门的厚度与重量的矛盾,以及门扇钢板易腐蚀的问题,从而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35mm厚的门芯板已足够满足国家甲级防火门标准。就是说,在两个门扇钢板之间填满无机材料是没必要的。消费者希望有更大的厚度,主要是从隔音效果或者是因为某种心理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火、保温、隔音门,包括无机不燃防火门芯板和门芯板两侧的门扇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芯板两侧,与门扇钢板之间还设置有隔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隔层为比重<50Kg/m3的轻质材料。
进一步,所述隔层紧贴在门芯板上,覆盖门芯板面积在90%以上。
所述隔层的厚度为10~30mm。
所述隔层可以是聚苯乙烯泡沫,也可以是聚氨酯泡沫或是其它轻质材料。
所述无机不燃防火门芯板为膨胀珍珠岩板、蛭石板等。
本实用新型的隔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聚苯乙烯挤塑板、聚氨酯板等轻质材料,其重量相对于门芯板或门扇钢板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它利用轻质材料的特点来增加防火门的厚度,同时又大大减轻了门体重量。此外,隔层所用的轻质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骨架作用。这些轻质材料的吸音效果也要比金属材料好,可使防火门有更好的隔音效果;另一方面,还利用了轻质材料的防腐特点,覆盖在门芯板上,这样就避免了MgCl2、粘胶剂等腐蚀材料与门扇钢板的接触,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所以说这种材料的防护功能也是相当好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门扇钢板,2为膨胀珍珠岩板,3为聚苯乙烯泡沫。4为硅酸铝纤维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由五层结构组成,防火门最中间为35cm厚的膨胀珍珠岩板2,膨胀珍珠岩板2两侧为门扇钢板1,该膨胀珍珠岩板2为一块整板,大小与门扇钢板1相当。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门扇钢板由0.8mm厚的钢板压制而成,长为1946mm,宽为846mm,门扇钢板上印有凹凸花纹图案,外型美观。
膨胀珍珠岩板2两侧与门扇钢板1之间,各设置了厚度为17mm的聚苯乙烯泡沫3,其比重为12kg/m3;该聚苯乙烯泡沫3为一块整板,胶粘在膨胀珍珠岩板2上,长为1800mm,宽为800mm,覆盖面积在90%以上,剩余空隙则用硅酸铝纤维4来隔离。本实施例的总重量为70~75kg,如全部用无机物来填充总重量约为85~90kg,明显轻很多。由于聚苯乙烯泡沫3具有质轻、隔音效果好、耐腐蚀、抗湿功能强等特点,夹在膨胀珍珠岩板2与门扇钢板1之间,既减轻了门扇的重量,又保护了门扇钢板,才不会被膨胀珍珠岩板内的化学材料腐蚀,并且聚苯乙烯泡沫还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起到一定的骨架作用。聚苯乙烯泡沫3靠近膨胀珍珠岩板2的一面为光面,靠近门扇钢板1的一面上则印有与门扇钢板相配的凹凸花纹图案。
本实施例耐火性能按GB7633进行试验,耐火极限>1.2h,达到了钢质甲级防火门的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少林,未经陈少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18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钠硝石多级逆流浸取制备NaNO3设备
- 下一篇:三维TiO2纤维非织造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