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能量回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0244.0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37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郑冬;王志毅;马国裕;杨林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13/00;F24F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183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能量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能量回收领域,尤其涉及制冷制热空调领域建筑物能量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能量回收方式主要有转轮、板式、盘管式三种,其中,板式及盘管式的能量回收效果通常在40-50%之间,而全热的转轮热回收效果最多也不超过70%。
这些回收系统回收能量都不够彻底,最高只能回收大约70%的能量,使得空调室内的高品位能很大一部分白白流失,能量损失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建筑物能量回收系统,能够100%回收排放的能量,节省能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物能量回收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二换热设备、第一换热设备和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换热设备的输入端,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换热设备的输出端,节流装置串联在第二换热设备的输出端与第一换热设备的输入端之间,第一换热设备与室内进风口相通,第二换热设备与室内排风口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节流装置采用毛细管。
作为优选,所述节流装置采用膨胀阀。
作为优选,还包括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的两个端口连接在第一换热设备的输出端与压缩机的输入端之间,另两个端口连接在压缩机的输出端与第二换热设备的输入端之间。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接水盘和第二接水盘,所述第一换热设备下面设置第一接水盘,第二换热设备下面设置第二接水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缩机将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状态,再流过第二换热设备吸收室内排出的空气中的冷量,流动中逐渐变为液态,再经过节流装置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再经过第一换热设备向要进入室内的空气中吸收热量,排放冷量,然后再流向压缩机中循环流动。采用四通换向阀,达到既能够冷量回收,又能够热量回收的目的。采用本系统后从室内排出的具有较高品位的能量被充分吸收,再释放送入室内的空气中,彻底解决了高品位能流失严重的问题。这种能量回收系统,在冬天还可以起到对新风的预热作用;对湿度较高的进风进行除湿的功能;另外,新排风通道完全独立,因此杜绝了新排风间的交叉污染,能够提供洁净、健康的新风。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能量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建筑物能量回收系统,包括压缩机3、第二换热设备6、第一换热设备2和节流装置5,所述压缩机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换热设备6的输入端,压缩机3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换热设备2的输出端,节流装置5串联在第二换热设备6的输出端与第一换热设备2的输入端之间,第一换热设备2与室内进风口相通,第二换热设备6与室内排风口相通。
所述节流装置5可采用毛细管,其成本较低。节流装置5也可采用膨胀阀,其节流精度高,调节方便。
还包括四通换向阀4,所述四通换向阀4的两个端口连接在第一换热设备2的输出端与压缩机3的输入端之间,另两个端口连接在压缩机3的输出端与第二换热设备6的输入端之间。采用四通换向阀,达到既能够冷量回收,义能够热量回收的目的。
还包括第一接水盘1和第二接水盘7,所述第一换热设备2下面设置第一接水盘1,第二换热设备6下面设置第二接水盘7。
在系统中加入冷媒,进行冷量回收循环或热量回收循环。在夏季时,a点的冷媒经压缩机3压缩为高温高压状态,再流过第二换热设备吸收室内排出的空气中的冷量,之后流到b点,变为液态,经节流装置5节流后流经c点,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再经过第一换热设备,向要进入室内的空气中吸收热量,排放冷量,然后再到达d点,准备进入下一次能量回收的循环,这就是夏季从排风中回收冷量的过程。冬季回收热量的过程与夏季回收冷量的过程相似。
采用本系统后从室内排出的具有较高品位的能量被充分吸收,再释放送入室内的空气中,彻底解决了高品位能流失严重的问题。这种能量回收系统,在冬天还可以起到对新风的预热作用;对湿度较高的进风进行除湿的功能;另外,新排风通道完全独立,因此杜绝了新排风间的交叉污染,能够提供洁净、健康的新风,因此,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做大型空调系统的新风系统部分。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02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头泵的应用系统及其电路控制系统
- 下一篇:滤波式光学读出微梁温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