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沸石生物除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3399.1 | 申请日: | 200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1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勇;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华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乐慧 |
地址: | 124013辽宁省盘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炼制行业废水深度处理中的除氨器。
背景技术
现有石油炼制行业废水深度处理过程中的除氨器是使用沸石离子交换的形式进行除氨,其中沸石是一种呈结晶阴离子型架状结构的多孔硅铝酸盐矿物质,常见的主要矿物有钠沸石、钙沸石、方沸石、束沸石、主沸石、浊沸石、毛沸石、斜发沸石、丝光沸石等,目前用于除氨的主要有斜发沸石。利用斜发沸石进行除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斜发沸石中的阳离子与NH4+的交换,以化学吸附、离子交换等两个过程的相互交替,进水时靠沸石对氨离子的选择性吸附,经吸附饱和后,采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盐水对其进行钠离子与氨离子交换再生,即当斜发沸石消耗后再用化学再生或热再生的方法重新获得沸石,或再次填装新的沸石,沸石在罐体内部不固定。但现有以离子交换形式的除氨器一般都需要设置多个相互连接的罐体,存在占地面积大、工程上投资高等问题,并且由于多个除氨器的设置存在运行管理复杂,生产中需以在线控制氨离子的出水浓度,以防氨离子穿透沸石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沸石生物除氨器,由于该除氨器仅在一个罐体内完成,从而可以集沸石的选择性化学吸附、沸石表面生物对沸石所吸附的氨的吸收与应用,及沸石所吸附的氨离子与水体中盐类的离子交换等三个过程于一体,具有除氨效果更佳的优点,并且控制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的沸石生物除氨器包括有一个密封的罐体,在所述罐体内部填装有由改性后斜发沸石制成的沸石床,所述沸石床的填装高度为所述罐体直径的3.5倍,在所述罐体的上端设有排气阀、出水阀和反冲洗排水阀,在所述罐体的底端设有排空阀、进气阀、进水阀和反冲洗进水阀,利用进水阀、出水阀通过所述罐体内部的水的过水速度为8米每小时。
所述沸石为改性斜发沸石,直径为0.75-1.6毫米。
本实用新型中的沸石生物除氨器仅设有一个罐体,在罐体内填状有沸石床,利用该沸石床集选择性化学吸附、沸石表面生物对沸石所吸附的氨的吸收与应用,沸石所吸附的氨离子与水体中盐类的离子交换等三个过程于一体,具有除氨效果好的优点。同时可以降低工程投资造价及工程占地,大大简化了生产运行的操作难度与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除氨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沸石生物除氨器包括有一密封的罐体1,在罐体1内部填装有沸石床2,其中沸石床的高度为罐体1直径的3.5倍。沸石床2由直径在0.75-1.6mm(相当于10-20目)之间的改性斜发沸石制成,即由沸石颗粒在进水流过罐体横断面时,相对于流速较高的进水而言,沸石颗粒呈悬浮状态而形成固定不动的沸石床。
本实用新型中的沸石生物除氨器在罐体1的顶部设有排气阀10、出水阀11和反冲洗排水阀12,在罐体1的底端设有排空阀13、进气阀14、进水阀15和反冲洗进水阀16,各阀与罐体1的内部连通,由于各阀均采用市售成熟产品,为此不再对各阀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进水阀15进入罐体1内部的过水的流速需保证8米每小时,为此具有不同处理能力的罐体具有不同的过水面积,并可按下述公式具体计算:处理水量(m3/h)=过水面积(m2)×最大流速(m/h),
具体实施例如下表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华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华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3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