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水型纯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098.0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8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敬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中利德(天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G05B11/01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纯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净化装置,特别是一种节水型纯水器。
背景技术
RO膜纯水器可以将自来水或其它水源中含有的细菌、真菌、病毒以及化学离子等物质滤出,过滤后的水质较好,纯净度高,可用于直接饮用。目前RO膜纯水器的结构大多为进水管路连通前过滤器、增压泵及RO膜过滤器,RO膜过滤器出水端连接一纯水出水管路及一废水出水管路,水源经纯水器过滤净化后,纯水部分自纯水出水管路排出并加以利用,其余被作为废水自废水出水管路排放掉。现有RO膜纯水器的结构使得纯水的回收率仅为25%,即水源经过滤后有75%左右将被作为废水排放掉,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来说,使用现有的RO膜纯水器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使纯水器排出的废水再次回流至纯水器的进水管路进行再净化,从而可降低废水的排放量、提高纯水回收率的节水型纯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节水型纯水器,由进水管路、前过滤器、增压泵、RO膜过滤器、纯水出水管路及废水出水管路构成,废水出水管路上安装有废水比阀门,其特征在于:在废水出水管路上安装有一连接进水管路的回路管,该回路管上设置有一单向阀,在废水出水管路上还安装有一电磁阀,该电磁阀连接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连接一设置在废水出水管路内的电导电极。
而且,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与电导电极输入端连接的正弦信号振荡器、阻抗变换及衰减器,与电导电极输出端连接的交流信号放大器、交直流变换放大器,该交直流变换放大器分别连接G1比较器、G2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G1比较器、G2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均连接预置值输入端,G1比较器、G2比较器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一触发器的R端及S端,该触发器输出端连接继电器驱动输入端,该继电器驱动输出端连接继电器输入端,该继电器输出端连接废水出水管路上安装的电磁阀。
而且,所述的继电器驱动及继电器共同连接于一直流24V电源。
而且,所述的交直流变换放大器还连接有一电导值输出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在原纯水器废水出水管上分别增加了电磁阀及一设置有单向阀的回路管,电磁阀由一连接有电导电极的控制电路控制,电导电极可对过滤后的废水的电导率值进行检测,废水不直接排放,而是进行有条件的循环利用,当电导率值较小即水的浓度较低时,可由回路管回流至进水管路,再次参与制纯水,从而减少废水排放量,提高原水(自来水)的利用率,达到节水的目的,本纯水器的净水回收率可达66%~85%。
2.控制电路中设置有两个比较器,该两个比较器分别设置可调的较低的电导值G1和较高的电导值G2,G1和G2的值可根据原水水质和预期的节水率预先设置好,因此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
3.控制电路可以内置也可以外置,可以在生产时即安装于纯水器的内部,也可以直接安装于现有的纯水器上,安装、使用极为方便。
4.该控制电路部分耗电很少,可与纯水器的增压泵共用一个直流24V电源。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连接电导电极的控制电路控制废水出水管一端电磁阀的开闭,可使纯水器排出的废水有条件的回流至纯水器的进水管路进行重复净化,从而可降低废水的排放量,提高纯水的回收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的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节水型纯水器,由进水管路、前过滤器、增压泵、RO膜过滤器、纯水出水管路及废水出水管路构成,废水出水管路上安装有废水比阀门,其创新点在于:在废水出水管路上设置有一连接进水管路的回路管,该回路管上设置有一单向阀,在废水出水管路上还安装有一电磁阀,该电磁阀连接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连接一设置在废水出水管路内的电导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中利德(天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德中利德(天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