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顶柱底座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1640.3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4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宋本庆;谢海洪;姜广汉;麻文成;全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本庆 |
主分类号: | A61G7/018 | 分类号: | A61G7/018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帆 |
地址: | 4742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顶柱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身治疗床用的双顶柱底座。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翻身治疗床所使用的支撑结构是具有一矩形底架,底架支撑治疗床的上部结构,底架下部四角位置固定有四个支腿,支腿上设有用于调整高度的升降机构,支腿的底部安装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这种四条腿支撑结构,在对底架进行升降时,需分别对每一个支腿进行调整,操作麻烦,且不易调整一致;四条支腿也阻碍了对底架下部空间的利用,清洁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便于清洁,牢固可靠的双顶柱底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双顶柱底座具有矩形底架,其特征在于:在底架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有两个横撑,横撑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竖直设置的顶柱,顶柱的下端部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固定在底盘上,底盘的四角设有底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双顶柱底座具有有矩形底架,整个翻身治疗床的重量都承载在底架的中心上,两个顶柱作为支撑刚性固定在底架的两个横撑的中心位置,使翻身治疗床上部的重量在竖直方向上无偏心的传递到两个顶柱上,顶柱的下端通过升降机构固定在底盘上,即将重量传递到底盘中心位置上,由于底盘具有一定的宽度,故该双顶柱底座已具有防倾翻能力,牢固可靠。因为只有两个顶柱,底架的升降调节方便,底架下部空间可充分利用,清洁也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顶柱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双顶柱底座,具有矩形底架1,在底架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有两个横撑2、3,横撑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竖直间隔设置的顶柱4、6,顶柱的下端部连接有升降机构5、7,升降机构5、7固定在底盘8上,底盘的四角设有底脚9。作为底架1中的横撑还可采用另一种方式:在底架1重心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一根横撑,在横撑上固定有竖直间隔设置的顶柱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本庆,未经宋本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1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