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振动系统高速纺纱锭子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1027.1 | 申请日: | 200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4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曹秀成;陈立森;李杰;胡传勇;方保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04 | 分类号: | D01H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464000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系统 高速 纺纱 锭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纺织行业的纺纱锭子,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用于环锭细纱机的双振动系统高速纺纱锭子。
背景技术
单振动系统纺纱锭子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这类锭子的上轴承压配在轴承座上,弹性元件将下轴承与轴承座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锭胆,压配在锭脚内,吸振圈簧紧套在弹性元件的下部外圆上,构成弹性下支承并浸没在锭脚孔内的油浴中,下轴承借助弹性支承的弹性变形可以做纵向与横向摆动;当锭子与纱管的不平衡量或纺纱张力变化而造成锭子振动时,锭子可自调中心,使锭杆与下轴承保持良好的接触,弹性支承的刚度与油膜阻尼系数匹配良好,所构成的弹性阻尼系统具有较好的吸振效果。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单振动系统纺纱锭子的锭脚组件由锭胆1、锭脚2、定位套管3和圈簧4组成;锭胆是锭子的主要支承部件,它由上、下轴承,弹性管和阻挡元件构成,锭胆下部外圆上装有定位套管和吸振圈簧,并一起压配装进锭脚2内,锭脚2内注有适量的润滑油,其油位高度可以将吸振圈簧完全浸没;利用弹性管的弹性变形,弹性管下部和装在其外圆上的吸振圈簧一起构成了锭子的弹性下支承,其作用一是保证上、下轴承的同轴度,二是利用圈簧内油膜的粘性阻尼作用吸收振动能量,使锭子高速运转平稳。
单振动系统锭子可以在20000转/分以下稳定地工作,但当锭子转速超过20000转/分时,由于锭子高速回转而导致噪声和功耗迅速增加,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在高速运转情况下运转平稳、振幅小、噪声低、使用寿命长的双振动系统高速纺纱锭子。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振动系统高速纺纱锭子,包括锭胆、锭脚、定位套管和圈簧,所述锭脚包括内锭脚和外锭脚,所述内锭脚下部外圆与所述外锭脚内孔相配合设置,所述内、外锭脚之间填充阻尼介质。
所述内锭脚由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内锭脚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内锭脚主体和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减振套,所述减振套装配于所述内锭脚主体上。
所述阻尼介质材料是液态材料。
所述阻尼介质材料是胶体状材料。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性,具体的说,采用本实用新型将取得以下效果:
1、该锭子有两个振动系统,以锭子的中心部位为第一振动系统(主振动系统),它的组成包含锭子杆盘、锭胆、吸振圈簧和内锭脚;以外锭脚为第二振动系统(动力消振系统);选择合适的系统质量、刚度和内、外锭脚之间的阻尼介质,即可起到动力消振的效果,减少上轴承受力;
2、内外两个振动系统都有油膜阻尼吸振,可有效降低锭子振幅,提高高速运转平稳性;
3、该锭子的轴承噪声(锭子的主噪声源)通过主振动系统传至外锭脚,再通过外锭脚传至细纱机龙筋,然后,再向空间散发,轴承噪声的传递路线长,可有效地降低锭子噪声;
4、锭子工作转速可以达到25000转/分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单振动系统纺纱锭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锭脚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一种双振动系统高速纺纱锭子,包括锭胆1、锭脚、定位套管3和圈簧4,所述锭脚包括内锭脚22和外锭脚21,所述内锭脚22下部外圆与所述外锭脚21内孔相配合设置,所述内、外锭脚之间填充阻尼介质,在外锭脚外侧装配有密封盖5。
所述阻尼介质材料是液态材料;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所述阻尼介质材料也可是胶体状材料。
如图3所示,所述内锭脚22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内锭脚主体6和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减振套7,所述减振套7装配于所述内锭脚主体6上。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所述内锭脚也可以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一个整体。
除此以外,在这里不一一列举其它配套零部件,其在结构、性能、安装位置上都与原来的锭子完全相同,属于已知技术范畴。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1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价值信息输出方法和移动通信终端
- 下一篇:简易花卉浇水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