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链饰的连接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4200.7 | 申请日: | 200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30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高俊;周滢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七宝中学 |
主分类号: | A44C11/02 | 分类号: | A44C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10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机构,具体为使用在链式饰物上的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饰物佩带在身上,既能彰显个性,又能表明身份。目前饰物各种各样,从头到脚,应有尽有。有:头饰、耳饰、鼻饰、项链、手链、戒指、指甲饰、腰带饰、脚链等等,而且各个地方的饰物又分为很多种类,生产链饰(项链、手链和脚链等)一方面是材质和式样,另一方面是连接机构,目前的连接机构各种各样,有螺接、挂钩式等等。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或安全性能好,但操作麻烦费时间;或操作方便但安全性差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链饰的连接机构,以解决现有某些链饰连接机构存在的安全性能差或操作麻烦费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链饰的连接机构,包括固定部、板簧部和保险部,所述的固定部由两块狭长型挡板夹持四根轴线与挡板垂直的柱体构成;四柱体其中一对柱体设置于狭长型挡板的长对角线的顶角位置为止挡柱,另一对柱体设置于短对角线的顶角位置为卡合柱;所述的板簧部为钩状,板簧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与固定部上的卡合柱配合的卡口,在板簧部上还设置有一突起的凸点,板簧部的外侧设有一连接环;所述的保险部设置于固定部的外侧,其一端设有孔洞与止挡柱的一根套接;另一端的端部位置设置有一与凸点配合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板簧部通过钩状的开口处钩入止挡柱,然后向前推,将板簧部的卡口分别与卡合柱卡合。再将保险部的通孔卡上凸点即可。去除时,只需把保险部打开,然后捏合板簧部即可把板簧部从固定部中退出。
本实用新型运用了板簧的自身弹性,使得板簧部与固定部卡合固定,并通过保险部上的通孔与板簧部的凸点配合,使得板簧部更加稳固地连接在固定部上。
通过本实用新型设置而成的链饰的连接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操作方便省时的优点。其双保险的结构设计,市场上鲜有类似产品。
附图设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套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险部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10-固定部 11-止挡柱 12-卡合柱 20-板簧部21-卡口 22-凸点 23-连接环 30-保险部 31-孔洞3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链饰的连接机构,包括固定部10、板簧部20和保险部30,所述的固定部10由两块狭长型挡板夹持四根轴线与挡板垂直的柱体构成;四柱体其中一对柱体设置于狭长型挡板的长对角线的顶角位置为止挡柱11,另一对柱体设置于短对角线的顶角位置为卡合柱12;所述的板簧部20为钩状,板簧部2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与固定部10上的卡合柱12配合的卡口21,在板簧部20上还设置有一突起的凸点22,板簧部20的外侧设有一连接环23;所述的保险部30设置于固定部10的外侧,其一端设有孔洞31与止挡柱11的一根套接;另一端的端部位置设置有一与凸点22配合的通孔32。
使用时,项链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10和板簧部20上的连接环23连接,将板簧部20的钩状开口钩入止挡柱11,前推至卡口21与卡合柱12连接卡合;把保险部30的通孔32套上凸点22即可。
打开时,把保险部30打开,然后捏合板簧部20即可把板簧部20从固定部10中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七宝中学,未经上海市七宝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4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鱼箱
- 下一篇:体外冲击波触发脉冲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