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础垫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3722.5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9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陆炳如;杨荣青;王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7/00 | 分类号: | F16M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444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垫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底板与基础结合安装的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础垫板。
背景技术
现行的设备安装,包含设备安装垫板研磨法、设备安装座浆法及设备无垫板安装工艺三种。研磨法由于受研磨精度的影响,平垫板与基础表面的接合面不完全,造成不均匀接触,影响基础的稳定性,而如果要达到较好的接触精度,则要求有好的钳工技师进行认真的研磨和调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技术力量。座浆法是现有的设备基础垫板安装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找正垫板的过程中,靠橡胶锤等工具来调平垫,易下不易上,很容易造成返工,且对垫板标高的控制不精确。设备无垫板安装工艺在国外广泛使用,由于无垫板支撑设备,对设备底部的灌浆料要求非常的高,国内现有的快干型灌浆料还难以达到承受高强度冲击力的要求,故很少得到应用。
在设备检修工程中,由于时间紧、工期短,为更快捷准确地进行设备安装,特别是对于基础平垫板的安装,现研究出的一种螺栓固定平垫四角调平的方式安装垫板,使用基础垫板螺丝调节法施工工艺,其基础垫板在灌浆过程中灌浆料难以密实,施工效果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目前安装技术中的基础垫板螺丝调节法施工所用的基础垫板的改进,解决了基础垫板底部在进行灌浆时,流动性不好,灌浆料难以密实,施工效果受到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基础垫板,包括矩形的垫板板体,板体的中心设有一圆孔,板体的四角分别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螺栓,螺栓上于垫板上、下各设有一螺帽以固定垫板,其特征在于:垫板板体上还设有透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垫板板体上有两个透气圆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两个透气圆孔分别位于中心圆孔两侧的垫板的对称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铺设工序简化,操作简便,解决了基础垫板底部在进行灌浆时流动性不佳,灌浆料难以密实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基础垫板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新型的基础垫板,采用矩形的垫板板体1,板体的中心设有一圆孔2,板体的四角分别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上设有安装孔4,安装孔内设有螺栓5,螺栓5上于垫板1上、下各设有一螺帽6以固定垫板,垫板板体1上还设有两个透气圆孔7,两个透气圆孔7分别位于中心圆孔2两侧的垫板的对称轴线上。
1、施工准备
1)、垫板1加工: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及设备安装要求准备必要的灌浆材料、辅助材料及工器具,选用符合规格的平垫板,平垫板中心开一个φ80mm中心圆孔2,中心圆孔2两侧的垫板的对称轴线上各开一个φ52mm的透气圆孔7,并按要求在平垫的四角分别焊接一块大小约为120*60*10mm的固定钢板3,钢板的中心开一个φ18mm的安装圆孔4,见图1,也可根据垫板的实际尺寸确定下部调整螺栓用的固定钢板3的大小。
2)、标高的测定:直接关系到垫板的安装高度、设备的坐标位置,要求便于测量及调整。
3)、基础的检查:设备基础的原二次灌浆层应全部凿除,并且将一次灌浆层主筋露出,同时保证平垫下表面到原混凝土层的距离在120~180mm左右,以确保灌浆墩有足够的承载力。
2、安装垫板
将角钢焊接在设备基础的主筋上,再根据垫板的技术规格,确定在底板上的螺栓5的位置,焊接在角钢平台上,见图2。
垫板1的上表面和对应的斜垫的上下表面都应光滑平整,并清洗干净后再放置。垫板的调节先用仪器粗找标高,再调整垫板四角的螺栓5,用上、下两个螺帽6的上下移动调整垫板,在垫板的纵横两个方向放置两个精度为0.25mm的框式水平仪,垫板找平后再用水准仪测定标高。平垫应预留标高负公差,以便于设备安装后斜垫有余量对设备进行精调。
支撑的模板,在垫板的四周预留100mm左右的空间,以增强灌浆墩的支撑力,灌浆前要清洁垫板底部砼表面,并进行冲洗、涮浆。
灌浆料的搅拌,每次一般使用一袋(25kg装),先在搅拌桶内加入规定量的水,然后将约一半的灌浆料倒入桶内,用手电钻式搅拌器搅拌10秒钟,再将剩下的一半料倒入桶内一起搅拌,从投料开始到搅拌结束一般控制在60秒钟以内,搅拌时叶片应上下左右移动,使桶底和桶壁粘附的料能得到充分搅拌,但叶片不得提出灌浆料液面,以免空气带入,搅拌用水宜用自来水,水温以5~30℃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37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排放通道的风冷发电机组端罩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链锯导板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