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拉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1246.3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0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姚荣俊;金起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高智机器人新技术合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816 | 分类号: | B65D85/8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邬震中 |
地址: | 20002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拉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饮饮料的易拉杯。
背景技术
冲饮饮料的包装一般是瓶装或罐装,如速溶咖啡、可可粉、奶粉、乐口福、麦片、菊花晶、茶叶、中药滋补膏等,也有包装或袋装,饮者要饮用冲饮饮料必须先准备好杯、匙,打开瓶盖或罐盖,或者用手撕开包袋,用匙舀出冲饮饮料放入杯中,然后加水饮用。饮用过程中计量不准确,要准备杯、匙,冲饮饮料容易污染受潮,还要清洗容器,动作繁多,以致在外出旅游、户外活动、办公地点、公共场所等处,就难以享受冲饮饮料的美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前述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卫生、安全、简便和便于运输的易拉杯。
本实用新型的易拉杯是由杯体、拉杆、密封罩或密封盖构成,密封罩或密封盖内可以密封冲饮饮料,尤其是固体或浆状冲饮饮料,如速溶咖啡、可可粉、奶粉、乐口福、麦片、菊花晶、茶叶、中药滋补膏、或者蔬菜或水果的提取物或浓缩物。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拉杆可以由连成一体的拉环、拉棒和拉杆尾构成。
本发明的易拉杯的杯体、拉杆和密封罩或密封盖可以由一层或一层以上的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酯(PET)、聚苯乙烯(PS),也可用纸/PP复合膜和纸/PET复合膜等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按冲饮饮料的不同品种生产与之相适应的包装容器,该包装容器形状为杯形或其他形状,该包装容器容量应能放入供饮者一次饮用的冲饮饮料量和加水量。将冲饮饮料按一次饮用量灌注入包装容器的底部,并用密封罩或密封盖对冲饮饮料进行密封包装,密封罩或密封盖上连接有拉杆。冲饮饮料体积只占用包装容器容积很小一部分,若干个易拉杯可以重叠起来用筒形包装密封并装入盒内,若干个盒子再装入纸箱。整个包装过程自动化,清洁干燥、无菌卫生,冲饮饮料的保质期得到保证。
按照以上包装方法包装后的冲饮饮料,即底部密封有一次饮用量的冲饮饮料的易拉杯,该包装容器同时又是供饮者饮用冲饮饮料的饮用容器。饮者饮用冲饮饮料时,用手向上拉拉杆,使密封罩或密封盖与容器体分离,暴露出冲饮饮料。被拉杆带出的密封罩或密封盖上有一个小缺口,饮者可以方便地将密封罩或密封盖从拉杆上去除。拉杆的下端拉杆尾做成匙形或其他形状,向容器中注入水后拉杆用于对冲饮饮料进行搅拌或调匀。
按照以上包装方法包装后的冲饮饮料,将冲饮饮料、包装容器、饮用容器、搅拌用匙结合成一体。本实用新型将这种特殊的容器命名为《易拉杯》,英文名《iCup》,易拉杯具有计量准确,不必准备杯、匙,无菌卫生,免清洗等特点,为饮者提供了方便。不仅适合在外出旅游、户外活动、办公地点、公共场所等处享用冲饮饮料,而且居家自用、接待客户也很有品位。因为冲饮饮料的易拉杯包装饮用方法无菌卫生、快捷方便,是冲饮饮料的瓶、罐、包、袋包装再加上杯、匙来饮用的方法所无法企及的。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易拉杯的正视图
图2一种易拉杯的俯视图
图3一种易拉杯的局部右视图
图4另一种易拉杯的正视图
图5另一种易拉杯的俯视图
图6另一种易拉杯的局部右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易拉杯的叠装示意图
符号说明
附图中:1是杯体,2是拉杆,2-1是拉环,2-2是拉棒,2-3是拉杆尾,3是密封罩,4是热封部位,5是密封盖,6是筒形包装盒。
具体实施方式
冲饮饮料品种繁多,易拉杯包装形式各不相同,下述实施例可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限制限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实施例1
附图1~3是一种带有密封罩的易拉杯。密封罩可以有多种形状。请先看图1,图1表示了密封罩的一种形状:1是杯体,2是拉杆,3是密封罩,4是热封部位。拉杆2由连成一体的拉环2-1、拉棒2-2和拉杆尾2-3构成。密封罩3形状类似一顶圆柱形的“礼帽”,密封罩3的内部密封包装有一次饮用量的冲饮饮料,“帽沿”中部有圆环形凸起并与拉杆2的拉杆尾2-3相连,圆环形凸起以外的“帽沿”是与杯底密合在一起的。饮用前手拉拉杆2向上运动,带动凸起圆环向上,热封部位4产生撕裂,使密封罩3最终与杯体1分离,暴露出冲饮饮料。被拉杆2带出的密封罩3可以方便地去除掉,向容器中加水后,拉杆2可当匙搅拌和调匀饮料。按照饮料的不同品种拉杆2下端拉杆尾2-3可做成匙形、圆头形或其他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高智机器人新技术合作公司,未经上海高智机器人新技术合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1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帐篷滑动枢接座的锁定结构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配药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