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笼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8716.0 | 申请日: | 200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6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诚富;董大栓;李伟兴;郑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200137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制造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吊笼。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船舶制造中,在进行船体外部的焊接时,多使用绳索悬吊一平台进行操作,该装置安全系数较低,并且在焊接过程中需要移动位置时也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使用和存放都较为方便的吊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吊笼,其包括:
一个以上的固定在船体上的平台,该平台之间设置有对相邻两层平台进行连通的开口;
设置在该平台侧面的梯子,每两层梯子之间可转动地进行连接。
其中,每相邻两层平台之间的开口设置在平台的不同侧面上。
其中,每相邻两梯子之间用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该螺栓和螺母通过开口销连接。
其中,每层平台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梯子。
其中,第一层平台的顶端设置有可固定在船体甲板上的挂钩。
其中,该梯子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与船体连接的固定装置。
其中,每层平台上设置有安全链条。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一种吊笼,其由若干层平台组成,并且各个平台可以进行折叠,使用者通过其上的开口和梯子上下移动,使用和存放较为方便;其通过挂钩和固定装置固定在甲板上,防止整个吊笼的晃动,并且各层平台之间的开口间隔设置,预防了事故的发生,安全系数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吊笼,其包括有若干层的平台5,每层平台5的侧面上都设置有可供使用者攀爬的梯子1。该梯子1分成若干节,并且每节之间通过螺母和螺进行固定,该螺母和螺栓则通过开口销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每层平台5的一个侧边由两节梯子1组成。并且在第一层平台的最上端还设置有一挂钩3,其可以挂设在船舶的甲板边缘,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在每层平台5的下端设置有一开口2,使用者可以通过该开口2进入下一层平台5,并且相邻两层平台5之间的开口2分别设置在平台5的不同侧面上,防止使用者在设用过程中不慎从开口处掉落,造成事故。该吊笼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固定装置7,其在使用时可以焊接在船体上,防止整个吊笼摇晃。每层平台上都设置有安全链条6。
使用时,该吊笼依次打开,第一层平台5被固定在甲板上,使用者通过梯子1以及开口2可以在各层平台之间自由移动,并且该吊笼的稳定性良好,安全性高。使用结束后整个吊笼可以再次折叠起来进行存放,极为方便。
由于每层梯子1之间通过螺杆和螺栓连接,可以容易地对各层平台进行拆卸和安装,因此可以根据船体的高度灵活改变该吊笼的总长度,并且易于存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87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