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压式金属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62014.1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5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泳;何赞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3/16 | 分类号: | F16L1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压式 金属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塑复合管用卡压式管件。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51070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卡压式金属管件,其结构如附图1所示,这种管件由管件本体11、压力套12、密封圈13及塑料挡圈14构成,经过钳压后,实现与铝塑复合管的密封连接;但这种管件的安装具有较高的规范要求:管子的端口要切平,并进行整圆倒角,因密封圈13的外径比本体11的芯体外径大,管子插入管件时要非常小心,否则较容易将密封圈13推出本体11的芯体,并容易损坏密封圈13,严重影响管件密封性能;同时,当管子插入管件后,不需要压接,密封圈13就已有一定的压缩量,检查管路系统试水压时,一般不会出现漏水现象,因而不能检查出因安装过失引起的漏压接管件的现象,在使用中管件就会出现严重漏水,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整个管件组件较为分散,没有整体性能,比较容易丢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性好、安装方便快捷、连接安全可靠且长期密封性好的卡压式金属管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卡压式金属管件,包括本体、压力套、密封环和塑料挡圈,其中本体的芯体前部设有密封环槽和锯齿形环突起,芯体尾部设有环凹槽,密封环设置在密封环槽内,所述密封环的顶部不高于所述锯齿形突起的顶部,所述塑料挡圈上设有与所述环凹槽配合的限位环凸台。
密封环装入密封环槽后的顶部不高于后方锯齿形突起的顶部,这样在管子插入时,可以利用锯齿形突起整圆,无需事先对管子端部倒角处理,而且管子插入时,不会推动密封环变形,比较容易检查出漏压现象;塑料挡圈的限位环凸台可以套入本体的芯体尾部的环凹槽内,使塑料挡圈固定在本体上,可旋转而不松脱,保持了管件的完整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塑料挡圈上设有定位环槽,所述压力套的端部设有可卡合在该定位环槽内的喇叭口。这样,压力套可以通过喇叭口卡合在塑料挡圈上,管件的各部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避免丢失零件。
所述的锯齿形环突起上朝向所述密封环槽的一侧具有圆角,方便管子进入倒角整圆,减少插接阻力。
在所述压力套上设有观察孔,可用于观察插入管子是否安装到位,方便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密封环不会被推出及刮损,保证连接密封的可靠性;安装阻力小,操作简单、方便和快捷;可检查性强,容易检查出管件漏压接现象,保证管件连接的正确性,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管件的整体性好,在运输过程中不易丢失零件。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的一种卡压式金属管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件的分解图;
图4为插入铝塑复合管后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件与铝塑复合管连接示意图;
11、本体,12、压力套,13、密封圈,14、塑料挡圈,21、本体,211环凹槽,212、锯齿形环突起,213、密封环槽,22、压力套,221、喇叭口,222、观察孔,23、密封环,24、塑料挡圈,241、定位环槽,242、限位环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阅图2和3,一种卡压式金属管件,由本体21、压力套22、密封环23、塑料挡圈24组成。
本体21的芯体前部设有两条密封环槽213和锯齿形环突起212,该锯齿形环突起212上朝向密封环槽213的一侧具有圆角,方便管子插入倒角整圆。本体21的芯体后部设有环凹槽211;
密封环23放置在密封环槽213内,且其顶部不高于锯齿形环突起212的顶部;
塑料挡圈24上设有与环凹槽211配合的限位环凸台242以及定位环槽241;
压力套22的端部设有可卡合在定位环槽241内的喇叭口221。
安装时,将塑料挡圈24的限位环凸台242推入本体21的芯体上的环凹槽211内,并卡在环凹槽211内而不会脱落,限位环凸台242与环凹槽211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塑料挡圈24可在本体21的芯体上有一定范围的自由活动,从而可以自动调整压力套22与本体21的芯体同轴度,消除各配件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偏差的影响,减少管材插入时的安装阻力。
压力套22端部的喇叭口221卡入到塑料挡圈24的定位槽241内,并相互作紧配合,将压力套22固定在塑料挡圈2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2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动器材
- 下一篇:水泥熟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