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9968.7 | 申请日: | 200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90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林遂成;许文荣;苏瑞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3 | 分类号: | H05B3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对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灯进行自动测试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不管是工业用计算机还是个人计算机,甚至服务器,多少都会使用LED来表示系统运行时的一些相关状态,譬如,开机、硬盘读取时以及CD-ROM读盘时,因此,当上述工业用计算机,或者个人计算机,或者服务器亦还处于工厂端测试时,LED除去在系统测试时通过系统测试外,即系统运做时触发LED的驱动进而使得LED开启并点亮,又,还需要测试的人员从旁人工去实体的检测LED的亮度和状态,即当实体的LED虽然在系统的触发下开启,但是当检测时发现其亮度限时并不正常时,该测试人员可判断其有异常。
上述测试中人工另加判断的方式,虽然提高了测试的可靠度,但是由于该程序烦琐,且由于人工的方式去判断,难免会出现误判的情况发生,该方式下测试时间长且亦过多的增加了测试人员的负担。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免除人工判断LED测试状况的,且可自动对LED进行测试的LED测试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所述LED测试装置通过RS232接口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并进而对该所述电子装置上的LED灯进行检测,该装置包括用于侦测电子装置LED的光侦测模块以及传输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光侦测模块为连结连接于传输控制模块,且包括监控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一端连接予监控单元,另一端则于所述LED处侦测;所述传输控制模块一端与上述电子装置连接,另一端则是连结于上述光侦测模块,且其包含一固件,该固件为以协议转换以及于光侦测模块中读取LED的检测数据并将其传输至电子装置中。
此外,在所述电子装置中包含一对LED进行测试的测试程序,该测试程序用以下达测试指令,且通过驱动传输控制模块从光侦测模块中读取所检测的LED的检测数据,并将该检测的数检测据传输至电子装置中,又,该测试程序亦还可对电子装置的LED进行自测。
通过上述LED测试装置,在对电子装置进行LED测试时不用再人为的去判断LED的亮度及状态,即可实现对其的检测,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测试时间以及提高了检测的可靠度,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LED测试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2为所述LED测试装置之传输控制模块中固件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所述LED测试装置的测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测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LED测试装置2为用以对电子装置1中的LED13进行亮度或者状况进行检测,并将该检测的状况回输送至电子装置1,该LED测试装置2可通过RS232接口与电子装置1进行通信,进而对该电子装置1上之LED13进行检测。
该所述LED测试装置2包括多个用以去侦测电子装置1LED13亮度及状况的光侦测模块4以及一用以传输于自上述光侦测模块4中读取的检测数据和协议转换的传输控制模块3。其中,所述光侦测模块4可通过I2C总线采用主从通讯的方式与传输控制模块3连接,且该光侦测模块4包括一监控单元40和多个检测单元41,所述监控单元40为用以监控检测单元41对LED13进行检测并且存储和传输该自检测单元41处检测的检测数据,所述检测单元41一端连接予监控单元40,另一端则于电子装置1所述LED13处侦测;该所述检测单元41包含一感测组件(图中未示),且该感测组件可为一光敏电阻或者一光敏二极管,譬如所述光敏电阻为在有光照的时候其电阻会变小,且可随光的强度其电阻阻值会变的越来越小,而在无光照的时候其电阻阻值会很大,进而根据因为该光电效应而在光敏电阻上产生的光电流值的大小来判断LED的正常与否,即其可通过该所述光敏电阻实现光电的转换,并将该转换的流经光敏电阻之电流值传输至上述监控单元4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