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选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0198.1 | 申请日: | 200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58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桥野键;朱福根;吴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新粉体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247 | 分类号: | B03C1/247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建群;李妙英 |
地址: | 214205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选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选器,尤其是更适用于管道连续输送粉料磁选去除铁磁杂质的磁选器。
背景技术
工业用细粉料常因原料本身、加工等过程,会产生或附带铁磁质杂质,为确保粉料的纯净常须将其除去,一种简便方法为采用磁选方式予以吸除分离。现有技术较多采用多层设置磁体的磁选器,粉料通过磁体被吸附于磁体表面,以此分离铁磁杂质,此磁体静止设计磁选器,一是吸附铁磁杂质清除困难,并且在清除过程中可能部分下落,重新进入粉体中,其次,对于易结团的湿粉体,分离过程难以将结团粉体打碎,而降低分离效果,所以不适用该类粉体磁选。中国专利CN2213571公开了一种干式细粉磁选器,其结构为在箱体顶面有进料口、底面有出料口,内腔设置有每层至少有2根平行布置、上下层空间交错的1-15层螺旋磁体,螺旋磁体外有不锈钢套管组成的磁选管,各磁选管由链轮带动旋转,箱体一侧面设置有铁磁性杂质排出箱体。此磁选器相对于静止磁体磁选分离机,仅是使吸附铁磁杂质排料方便,可随螺旋磁体旋转轴向移动排至分离机外,而磁体相对待分离粉料仍为静止,仍然不能将结团粉料打散,前述缺点仍未得到消除。其次,吸附在不锈钢管表面铁磁杂质实际难以随螺旋磁体旋转轴向移动排料,并且吸附的分离出的铁磁杂质在移动过程中也可能造成下落再次进入分离过的粉料中,影响分离效果。
中国专利CN2736065公开的鼓筒式磁选器,其组成为:有机架,上方料斗,水平支承在机架上的转筒,转筒内有相对机架固定、周向呈120度至170度圆周分布的磁系,转筒下方磁性粉收集盒,近磁系一边的转筒外侧有分隔板,分隔板外侧有非磁性粉收集盒。此磁选器只能用于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电子成像设备碳粉再生分离磁性粉和非磁性粉,不适用于管道连续输送粉体除去铁磁杂质的分离;并且此分离装置为开放式结构,不仅易造成对分离物料的污染和混杂,而且在分离轻质粉体还会造成浮尘污染;磁体圆周120度至170度设置,存在磁选盲区,磁选不彻底,不适用于对纯度要求高的粉料磁选分离。
因此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密闭连续磁选分离,并能适用于粘性或易结块物料磁选,分离能力强,吸附铁磁杂质清除方便,不会反混入粉体的磁选器。
实用新型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磁选分离采用旋转笼式磁鼓,并在笼式磁鼓周边相间磁棒上套合有非导磁薄套,将笼式磁鼓与磁选器壳体设计成可分离结构,磁选分离时,被分离细粉通过转动笼式磁鼓,其中铁磁杂质在磁棒磁吸力作用下被吸附在各磁棒非导磁套表面,吸附至一定量后,将笼式磁鼓与机体分离移出,再使非导磁套与磁棒分离,从而使原吸附在磁棒套表面的铁磁杂质因失去磁吸力而自动脱落分离,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足,实现实用新型目的。具体说,实用新型磁选器,包括上下惯通的中空机体及设置在机体惯通道内的永磁体,其特征在于机体至少一侧有可开启的门,惯通通道内有一与之垂直或大致垂直的转动轴,所说永磁体为周面相间排列有永磁棒的笼式磁鼓,装配固定在转动轴上。
实用新型所说笼式磁鼓,为周面相间排列有永磁棒的柱形结构,之所以称之为笼式,是指其周面磁棒相间设置类似笼,它可以是圆柱笼体,也可以是其他几何截面柱形笼,例如六边柱笼;其周边相间排列的永磁棒,其截面形状不限,可以为任何几何体。笼式磁鼓相邻磁棒间距,一种较好为65-85mm,过密会影响处理量,过稀会降低磁选分离效率,当然此间距并非固定不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笼式磁鼓与转轴装配固定,可以是在笼式磁鼓中心设置套管,形状配合防转套设于转轴上,再由螺姆压紧;也可以是转轴与笼式磁鼓的一端面呈装配连接,这些均属于现有技术。
机体一侧可开启门,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内置笼式磁鼓移出与机休分离,便于清除吸附铁磁杂质,以及起封闭作用,可以采用如压盖分离结构或转动开启结构。
为方便吸附铁磁杂质的清除,一种较好是笼式磁鼓周边各相间磁棒上套插非导磁薄套,主要作用一是隔离不使铁磁杂质直接吸附在磁棒上,二是方便吸附铁磁杂质的清除,但当薄套与磁棒分离后,吸附在非导磁薄套表面的铁磁杂质,则因磁吸力失去而自动脱落。由此在技术人员看来知晓的非导磁材料,理论上都可以被利用,但其中硬质材料例如不锈钢,因其较好的耐磨性,基本不会新增污染源,因此被优先选用。薄壁形式主要是从尽可能少影响磁吸力考虑,剔除加工难度,当然越薄越好,兼顾两者壁厚较好为0.2-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新粉体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清新粉体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01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