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掀盖式保持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124.0 | 申请日: | 200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27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家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成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1 | 分类号: | B22D4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7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掀盖式 保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用炉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铸造中使用的自掀盖式保持炉。
背景技术
保持炉是工业用炉具中的常用炉具。金属铸造中,经常需要使用到保持炉。比如铝合金铸造中,将熔融后的铝合金(铝汤)倾倒入保持炉内,以铝汤的形式储存于炉内,再以低能耗将铝汤持续加热到铸造温度并持续保持该温度随时待用。
在保持炉的使用中,即使采用最严格的气密性设计,尽力阻隔保温室内铝汤与空气接触,以防止铝氧化消耗;空气仍然会在铝汤运送与倾倒入炉之际随着铝汤进入炉内,因此,不可避免的要对保温室内铝汤表面的氧化铝渣进行清除。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行车或其他起重工具吊移炉体保温室的加热上盖,然后进行清除氧化铝渣的工作。此种方式操作起来比较麻烦,非常不便。此外,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自掀盖式的炉具,在保持炉设备之外并对应于保温室中部的位置加设一起重气压缸以掀起加热上盖,但仍然存在一些缺点。缺点一:该起重气压缸在保持炉设备之外形成了较大的突出物,妨碍操作人员在工作走道上行动与工作;缺点二:在操作人员清除氧化铝渣作业时,起重气压缸正好位于打开加热上盖的保温室前方,因而妨碍操作人员清除氧化铝渣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掀盖式保持炉,它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不会妨碍操作人员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掀盖式保持炉,包括外壳、炉体、炉体内设置有保温室、保温室上方设置有加热上盖,它还包括一起重气压缸,所述起重气压缸与加热上盖连接,其特征在于:起重气压缸的装设位置处于保持炉占地区域范围内。
所述炉体的左侧设置有左侧向内凹进位,起重气压缸设置于所述左侧向内凹进位。或者,在炉体的右侧设置有右侧向内凹进位,起重气压缸设置于所述右侧向内凹进位。
所述炉体内还设置有入汤槽、取汤槽,所述保温室分别连接入汤槽、取汤槽;炉体与外壳之间依次设置有不沾铝渣高强度耐火浇铸料层和高致密性陶瓷纤维板层,所述不沾铝渣高强度耐火浇铸料层的内腔壁空间分别构成了所述保温室、入汤槽、取汤槽。
所述高致密性陶瓷纤维板层厚度为12.5cm~25cm。
所述加热上盖包括一高致密性陶瓷纤维板盖、以及加热管,所述高致密性陶瓷纤维板盖下表面设置有用于提供安装加热管空间的凹腔。
所述高致密性陶瓷纤维板盖的高致密性陶瓷纤维板层厚度为12cm~25cm。
所述取汤槽设置有控制保温室液面表面积与取汤槽液面表面积比例的加热散热比控制截角。
所述加热散热比控制截角角度为28°~45°。
所述入汤槽和保温室底部为倾斜式底部,向取汤槽方向倾斜。
所述取汤槽内设置有测温棒。
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保持炉的缺陷,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自掀盖式保持炉,将起重气压缸装设于保持炉所涵盖的占地区域范围内,并装设在炉体保温室侧方。因此,一、不会妨碍操作人员行动与工作,二、不会妨碍操作人员清除氧化铝渣作业。
2、本实用新型的自掀盖式保持炉,炉体与外壳之间以及保温室加热上盖使用大厚度高致密性陶瓷纤维板层进行隔热保温;再以取汤槽内设置加热散热比控制截角以控制最佳加热散热面积比。因而,节能省电,性能优异,能大大降低铸造成本。经过实验检测,采用本实用新型每公斤小时铝汤耗电度低于0.009千瓦小时。
3、本实用新型的自掀盖式保持炉,保温室采用密闭式造型,在操作过程中唯有取汤槽为开放式会与空气接触而直接对炉外散热,散热面积少,比传统炉具能耗低,降低铸造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自掀盖式保持炉,如在铝合金铸造使用中,炉内与铝汤接触的耐火壁浇铸料,采用与铝汤同质性高的不沾铝渣的高强度耐火浇铸料制造,不会污染炉内铝汤,而且炉内保温室能让炉内铝汤起静置、沉降作用,将铝汤内所含杂质分离,使铝汤纯度提高,减少铸造的不良品。此外,铝汤与空气接触少,因此铝合金氧化消耗少。
5、本实用新型的自掀盖式保持炉,入汤槽上方设置有导汤槽,可有效防止铝汤倾倒入炉内时,铝汤飞溅,伤及操作人员造成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5是本实用新型炉体的结构示意图(剖视);
图6是本实用新型炉体的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7是本实用新型加热散热比控制截角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成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成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使用液气一体钢质插瓶针
- 下一篇:便利车内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