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滤式除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0368.1 | 申请日: | 2007-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1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星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01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式除尘装置,其包括电动机、叶轮、过滤材料和箱体。
背景技术
公知的过滤式除尘装置,主要由箱体、过滤材料、离心风机构成,离心风机包括电机和多叶片叶轮。通常离心风机叶轮上叶片的形式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前倾式、径向式和后倾式三种。目前,除尘装置多采用径向式和后倾式叶轮。后倾式叶片的弯曲度较小,而且符合气体在离心力作用下的运动方向,空气与叶片之间的撞击很小,能量损失和噪音较小,效率较高;但后倾式叶片只能使空气以较低的流速从叶轮甩出,空气所获得的动压较低。因此离心风机的叶轮均为后倾大叶片或径向大叶片叶轮,叶轮外径通常大于360mm,制造的过滤式除尘装置体积大、笨重,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减小了体积,又提高了风量和风压的过滤式除尘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前倾多叶片叶轮;前倾多叶片叶轮包括叶轮盘,沿叶轮盘外缘、垂直于叶轮盘面、等距离地插装叶片,叶片横截面呈弧形,弧形凹陷方向与叶轮工作转动方向一致;所有弧形叶片的另一侧插装在叶轮环上。
前倾式叶片弧形凹陷方向与叶轮工作转动方向一致,与空气在离心力作用下的运动方向相反,空气与叶片之间撞击剧烈,能使空气以较高的流速从叶轮中甩出,从而使空气在风机产生较大的压力。噪音可以另采用消音装置消除。
由于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过滤式除尘装置结构,对过滤式除尘装置,尤其是对处理风量10000m3/h以下的单机移动过滤式除尘装置的设计制造方面有了突破,除尘装置更轻便、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过滤式除尘装置整体构造图
图2是沿A’-A视前倾多叶片叶轮透视构造图
图3是图1中的前倾多叶片叶轮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过滤式除尘装置由电动机1、前倾多叶片叶轮2、过滤材料4和箱体5组成;电动机1和前倾多叶片叶轮2装配成离心风机,前倾多叶片叶轮2通过风机外壳3固定在箱体5上。
如图2和图3所示,前倾多叶片叶轮2的结构,包括叶轮盘6,沿叶轮盘6的边缘、垂直于叶轮盘6盘面、等距离地插装横截面呈弧形叶片7,弧形叶片7弧形凹陷方向与叶轮2工作转动方向一致;弧形叶片7的另一侧插装在叶轮环上8。前倾多叶片叶轮2的外径为260mm~360mm,高度随之在30mm~120mm;弧形叶片7每片宽度随之在20mm~40mm,弧形叶片7数量也随之在30片~50片。
当过滤式除尘装置工作时,电机1驱动前倾多叶片叶轮2转动,如图2所示的前倾多叶片叶轮2逆时针旋转,由于弧形叶片7弧形凹陷方向与叶轮2转动方向一致,与空气在离心力作用下的运动方向完全相反,叶片7剧烈撞击空气,使空气以较高的流速从叶轮中甩出,从而使空气在风机出口处获得较大的静压。在风机出口处和前倾多叶片叶轮2中心部形成较高压差,使混有粉尘的空气被连续吸入箱体5,经过滤材料4滤除粉尘,清洁空气通过叶片7以较高的流速和压力由风机出口排出。
因此在产生相同风量和风压时,本实用新型过滤式除尘装置与公知的过滤式除尘装置的体积可以缩小很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星,未经王金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03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