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89036.1 | 申请日: | 200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则胜;大西正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17/04 | 分类号: | G11B17/04;G11B17/0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CD或DVD等盘状存储介质(以下,称为盘)输送到装置内,安装到盘记录再生位置,进行信息存储和读出的盘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不使用托盘将盘装载到盘装置内的机构,吸入式装载机构已经众所周知了。该机构,是将被插入盘装置的盘的一部分,由长的橡胶辊和被设置在与橡胶辊相对位置的引导构件弹性的夹持,在此状态下,通过旋转橡胶辊将盘吸入装置内部,放置到盘记录再生位置的机构。在这样的吸入式装载机构的以往例子,有例如专利文献1(特开2002-140850号公报)和专利文献2(特开2003-059151号公报)所公开。
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设置在盘插入口附近的、与橡胶辊协同运动的、引导盘的输送方向的移动(插入和退出)的盘导杆,由比盘更柔软的合成树脂(例如塑胶)形成,如专利文献1的图1 6、图17所示,由金属板保持,保持刚性。作为形成该盘导杆的合成树脂的例子,例举了如专利文献3(特开2005-050440号公报)中公开的、具有难以对盘产生损伤结构的聚乙烯树脂组合物。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装置中使用的盘导杆,不是树脂,如专利文献2的图3所示,具有由于向外侧以靠近橡胶辊,多个突出为山形的突状引导部(连接成直线状的突起)的方式形成的金属板构成。由此,能够实现薄型化,减少零件数量。
在专利文献2装置中,由于盘导杆由金属板形成,有可能损伤盘导杆抵接的盘的、与记录面相反侧的面,即标签面。尤其是在CD等标签印刷得薄的盘中,由于在标签面侧有存储的凹坑,如果损伤深,增大了错误几率,对读出产生坏的影响。
作为防止盘损伤的方法,例如,考虑对盘实施涂布或者涂层等的方法。可是,如果对盘实施涂布或者涂层等,提高了盘的摩擦系数,产生难以传递橡胶辊盘输送力的故障。为了提高橡胶辊的盘输送力,如果橡胶辊提高将盘按压到盘导杆上的推压力,由于盘变得更容易蹭盘导杆,容易产生损伤。最终,由上述方法不能对盘难以产生损伤。
另外,由于使用者将盘的记录面和标签面弄反插入等误操作,有可能对盘产生损伤。并且,近年,两面具有记录面的盘也在增加。因此,作为盘导杆材质,适合使用如专利文献1和3所示,具有难以对盘产生损伤的结构的聚缩醛等合成树脂。
可是,即使盘导杆使用了比盘更柔软的材质,如果盘导杆和盘接触,在此间隙中,夹带漂浮在空气中的尘埃、由于静电气粘附在盘上的尘埃,或者成形时形成在盘外周的毛边掉落的颗粒等比盘硬的或者相同硬度的物质,也有可能损伤盘。因此,需要将盘导杆和盘记录面或者标签面(以下,称为盘内侧)的间隙确保在某种程度。由于如果该间隙过大,装置会大型化,通常,该间隙最好通过使盘导杆相对于盘倾斜1度程度(相对于5mm距离为90μm)形成。因此,如专利文献2的装置,考虑通过设置以随着向外侧靠近橡胶辊的方式突出为山形的突状引导部,形成上述倾斜角。可是,如果在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盘导杆设置上述突状引导部,由于设置上述突状引导部的部分的壁厚增加,在盘导杆成形时容易产生收缩等变形,另一方面盘自身,由于来自设置上述突状引导部的部分推压力而变形,容易在靠近盘导杆的方向产生翘曲。另外,相反盘导杆的中央侧,由于壁厚变薄,容易产生翘曲,易于产生浮动。另外,盘导杆具有与规格直径12cm盘(以下,称为大直径盘)同等程度的长度,由于是比较的长的构件,容易产生翘曲或者由翘曲产生的浮动。因此,难以确保盘导杆和盘内侧的间隙,防止盘内侧的损伤很困难。
另外,通过将盘导杆与固定构件相接合固定时,在盘导杆的配合部和固定构件之间需要某种程度的间隙。可是,如果盘导杆的配合部和固定构件之间设置间隙,由于此间隙,盘导杆变为以与固定构件以带有槽的状态固定。因此,由于由读或者写过程中盘的旋转产生的振动,产生噪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即提供一种在不使用托盘将盘装载到装置内的吸入式装载机构中,由向装置内引导盘的盘导杆,不使盘的内侧产生损伤的同时,将盘导杆在不带有槽(印花)的情况下固定的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构成如以下。
通过本发明第1方式,提供一种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体,其在一侧面形成插入盘的盘插入口;
盘导杆,其配设在上述框体内,与从上述盘插入口插入的上述盘相抵接,引导上述盘在盘插入方向上的移动;
盘输送装置,其配设在上述框体内,与上述盘导杆协同运动,将上述盘输送到上述框体内的对着盘记录再生位置的盘安装准备位置;
盘夹持装置,其配设在上述框体内,将输送到上述盘安装准备位置的上述盘安装到上述盘记录再生位置;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9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体和制造光学体的方法
- 下一篇:X射线CT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