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电视机底座安装孔封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5331.1 | 申请日: | 200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5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赢;陈延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启刚 |
地址: | 51805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电视机 底座 安装 封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电视机,尤其涉及一种平板电视机底座安装孔封闭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液晶、等离子等平板电视机在使用时,可以采用台式或壁挂两种方式。当整机壁挂时,必须拆卸底座,此时后壳上的底座安装位置就存在较大的方形槽,处于敞口未封闭的状态。灰尘、小虫很易于通过此安装孔进入电视机内,造成电视机的故障,降低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更为重要的是,儿童很容易通过该方形槽触摸到液晶屏和部分电路器件,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市场上一部分机型没有封闭此安装孔,一部分机型使用独立的盖板封闭,当整机台式放置时盖板容易丢失,待需要壁挂时,无法对安装孔进行封闭。而且,壁挂时盖板需要用户手动安装,用户会感到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盖板不易丢失,当平板电视机壁挂安装使用时,盖板能自动封闭安装孔的平板电视机底座安装孔封闭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板电视机底座安装孔封闭结构,包括下端面开有底座安装孔的后壳和封闭底座安装孔的盖板,在所述底座安装孔的两侧设置有突耳,所述盖板的两端同突耳铰接。突耳同盖板的铰接轴上套有扭簧,扭簧的两个伸出端,一端支在盖板上,另一端支在后壳上,盖板在扭簧的弹力下处于关闭状态。
以上所述的平板电视机底座安装孔封闭结构,所述的突耳最好是弹性突耳,所述盖板的两端有外伸的铰接轴插入突耳上的铰接孔,。所述的弹性突耳可以是U字形。
以上所述的平板电视机底座安装孔封闭结构,所述的盖板上远离铰接轴的一侧最好有开启盖板的拉手。
以上所述的平板电视机底座安装孔封闭结构,所述的后壳最好包括后壳本体及后壳下板。所述的底座安装孔可以开在后壳下板上;所述的突耳位于后壳下板底座安装孔的两侧。所述的后壳下板对应于盖板开启位置最好有容纳盖板的凹槽。所述的底座安装孔也可以开在后壳本体的下端,所述的突耳位于后壳本体底座安装孔的两侧。
本发明的盖板的两端同后壳上的突耳铰接。突耳同盖板的铰接轴上套有扭簧,盖板在扭簧的弹力下处于关闭状态,只要从平板电视机上卸下底座支架,盖板在扭簧的弹力的作用下就会关闭,将底座安装孔自动封闭,无需人工安装,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盖板的两端同后壳上的突耳铰接,平板电视机台式安装时,无需将盖板卸下,只要转动盖板将底座安装孔打开便可安装底座支架。所以平板电视机在台式放置时盖板也不会丢失,消除了底座安装孔敞口的重大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平板电视机底座安装孔封闭结构实施例1相关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平板电视机底座安装孔封闭结构实施例1盖板同扭簧组合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平板电视机底座安装孔封闭结构实施例1后壳下板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平板电视机底座安装孔封闭结构实施例1部分组合件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I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平板电视机底座安装孔封闭结构实施例1安装有底座支架时的状态图。
图8是本发明平板电视机底座安装孔封闭结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7所示的本发明平板电视机底座安装孔封闭结构实施例1中,包括前壳5和后壳,后壳包括后壳本体1及后壳下板2,底座安装孔开在后壳下板2上,底座安装孔用盖板3封闭。在后壳下板2底座安装孔的两侧设置有突耳2a。在盖板3的两端有外伸的小轴3a穿入突耳上的圆孔,形成铰链结构。盖板3的两端外伸的小轴3a上套有扭簧4,扭簧4有两个伸出端,一端支在盖板3上,另一端支在后壳下板2上,盖板3在扭簧4的弹力的作用下将底座安装孔封闭。平板电视机在壁挂时,底座安装孔就处于这种状态。由于盖板3在扭簧4的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将底座安装孔封闭,不会造成电视机壁挂时底座安装孔敞口产生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安装,突耳2a是U字形的弹性突耳,盖板3的两端外伸的小轴3a利用U字形突耳的弹性插入突耳2a上的铰接孔,且不易脱落。为了在平板电视机台式放置时,将盖板拉开,便于安装底座支架,盖板3在远离铰接轴的一侧有开启盖板的拉手3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5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时电流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直推式的探头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