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龙竹非硫酸盐法天然抗菌竹浆粕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6200.7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5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董歌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昌宁建星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C3/02 | 分类号: | D21C3/02;D21C11/04;D21H17/1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7811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竹非 硫酸盐 天然 抗菌 竹浆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纤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龙竹非硫酸盐法天然抗菌竹浆粕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全球性保护环境的需要,特别是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需要,以木材为原料生产抽丝浆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和发展的挑战,同时由于地域的原因以及棉花用途的扩展,其产量有限,用以纺织抽丝的原料棉粕和木浆粕的数量已无法满足人类对纺织产品的需要,价格快速上涨,再由于以上两种天然原材料所得的纺织纤维并不具备抗菌、抑菌、防螨、防臭、抗紫外线作用。而竹浆粕被业内专家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健康原料”。
由于龙竹的特性和生长的环境决定了其数量大,天然成林,无需专门栽培管理,价格低,长年自然生长无农药污染等,同时其最终产品是一种可降解的纤维,并在泥土中能完全分解,对周围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和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竹非硫酸盐法天然抗菌竹浆粕的生产工艺,该方法利用现有造纸厂的生产工艺装备和环保设施,对龙竹的纤维进行分离制备,生产过程具有无硫,高效溶出纤维,无污染的特点。
本发明提出来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龙竹材料切成片,通入蒸汽进行高温水解处理;将已水解的龙竹原料加入由15~18%的NaOH、0.2%脱木素助剂、0.3%纤维溶解助剂组成的蒸煮液中,在蒸煮液发生器中,170℃的高温条件下,经过270分钟的化学反应,对蒸煮液抽提,得龙竹竹浆粕纤维浆。所述的纤维溶解助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所述蒸煮液抽提得到α纤维素≥97%,粘度10~15的龙竹竹浆粕纤维浆。
所述的上述蒸煮液抽提后排出的黑液,经过蒸发、燃烧、苛化得到烧碱,整个黑液处理过程中的溶解物和分离物,采用目前造纸企业在用的环保设施回收得到烧碱回用到蒸煮液发生器,筛选、抄板等步骤用水产生的纤维性回收泥、回用水等供林业、农业、农户的养植业等使用或合格排放。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1、原料充足,无需专门管理投入,速生高产,无化学的农药等污染;
2、是对现有具备碱回收和水处理的纸厂、浆厂产品品种和更新换代,提高附加值以及提高农户收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无需重新专门设计生产装备,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小见效快;
4、生产过程中用水量大大减少,节约了水资源。
5、另一方面它可利用现有造纸厂的生产装备,从工艺的角度对龙竹进行纤维的分离制备,投资省,见效快,污染治理成熟有效,并能富裕一方农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将龙竹材料切成片、筛选、除尘,均整备用;
2、将上述已处理的原料通入蒸汽进行高温水解处理;
3、将已水解的龙竹原料加入由15~18%的NaOH、0.2%脱木素助剂和0.3%二烷基磺酸钠组成的蒸煮液中,在蒸煮液发生器中,于170℃的高温条件下,经过270分钟的化学反应,将非纤维素和α纤维素溶解分离出来,喷放,对蒸煮液抽提,得α纤维素≥97%,粘度10~15的龙竹竹浆粕纤维浆,供纺织厂抽丝做原料使用。
4、将已分解、溶出的纤维浆过筛选、洗涤、除砂,浓缩,最后抄板烘干制成浆粕板后整理打包供纺织厂使用。
上述蒸煮液抽提后排出的黑液,经过蒸发、燃烧、苛化得到烧碱,整个黑液处理过程中的溶解物和分离物,经过目前造纸企业在用的环保设施可回收得到烧碱回用到蒸煮液发生器,筛选、抄板等步骤用水产生的纤维性回收泥、回用水等供林业、农业、农户的养植业等使用或合格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昌宁建星纸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昌宁建星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6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