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头晕.盗汗胶囊的组配方法及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4136.0 | 申请日: | 200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梓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9/48;A61P1/08;A61P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头晕 盗汗 胶囊 配方 制作 工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囊组配的制作工艺,尤其是一种治疗头晕.盗汗的组配方法及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从饮食方面更注重饮用和食用,健康绿色保健的和补品,保健也随之进入了百姓的生活,像身体虚弱,经常头晕,出现头晕.盗汗更是让人不敢怠慢,经检索出中国申请(专利)号:02139328.1 申请日:2002.08.03 公开(公告)号:CN1401382 公开(公告)日:2003.03.12
申请(专利)号:01133502.5 申请日:2001.09.26 公开(公告)号:CN1410081公开(公告)日:2003.04.16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身体虚弱,经常头晕,出现头晕.盗汗的难题提供了一种组配比(重量)和制作工艺:黄芪5-15% 天麻5-15% 浮小麦5-15% 茯苓2-4% 麦冬2-4%。取以上原料混合烘干、粉碎、装入胶囊,辐照、检验后即为成品入库。
最佳组配比(重量)是:黄芪10% 天麻10% 浮小麦1% 茯苓3% 麦冬3%,取以上原料混合烘干、粉碎、装入胶囊,辐照、检验后即为成品入库。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是身体虚弱,经常头晕,出现头晕.盗汗的症状得到治疗,长期服用能将身体虚弱,经常头晕,出现头晕.盗汗的症状调理至正常状态,能感到身体各部位回复至正常状态,而且纯中药制品对人体无依赖性,价格又底,特别适合大众消费和生产厂家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一:
黄芪5-15% 天麻5-15% 浮小麦5-15% 茯苓2-4% 麦冬2-4%。取以上原料混合烘干、粉碎、装入胶囊,辐照、检验后即为成品入库。
实施例二:
黄芪15% 天麻15% 浮小麦15% 茯苓4% 麦冬4%
实施例三:
黄芪5% 天麻5% 浮小麦5% 茯苓2% 麦冬2%.
具体实施方式:
黄芪10% 天麻10% 浮小麦1% 茯苓3% 麦冬3%,取以上原料混合烘干、粉碎、装入胶囊,辐照、检验后即为成品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梓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梓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4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