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未建或在建填埋场边坡地下水的疏排处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36114.1 | 申请日: | 200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8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莲;刘石桥;颜学宏;吴利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20 | 分类号: | E02D19/20;E03F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建 填埋场边 坡地 下水 处理 结构 | ||
1.一种未建或在建填埋场边坡地下水的疏排处理结构,在填埋场铺设有防渗层(41),场底的防渗层(41)下修建有场底地下水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填埋场边坡(5)的防渗层(41)下布置有一边坡地下水疏排系统,包括边坡(5)上开挖的支流盲沟(51)和沿坡脚线方向开挖的坡脚排水盲沟(53),支流盲沟(51)与坡脚排水盲沟(53)相连通,坡脚排水盲沟(53)底部埋设有坡脚地下水导出管(54),坡脚地下水导出管(54)和坡脚排水盲沟(53)均与场底地下水疏排系统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建或在建填埋场边坡地下水的疏排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底地下水疏排系统包括场底地下水疏排管(1)、场底地下水疏排盲沟(2)和场底地下水导出管(3),场底地下水疏排管(1)埋设于场底地下水疏排盲沟(2)底部,场底地下水疏排管(1)与坡脚地下水导出管(54)相连通,场底地下水疏排盲沟(2)与坡脚排水盲沟(53)相连通,场底地下水疏排管(1)与场底地下水导出管(3)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未建或在建填埋场边坡地下水的疏排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盲沟(51)、坡脚排水盲沟(53)和场底地下水疏排盲沟(2)内均填有卵石(45),卵石(45)与沟壁之间设一层土工无纺布(46)将卵石(45)包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未建或在建填埋场边坡地下水的疏排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41)包括上层的防渗膜(43)和下层的防渗粘土层(44),但坡脚排水盲沟(53)所在区域上方的防渗层(41)中不铺设防渗粘土层(44),而是在坡脚排水盲沟(53)与防渗膜(43)之间改铺两层土工无纺布(46)代替防渗粘土层(44)。
5.一种未建或在建填埋场边坡地下水的疏排处理结构,在填埋场铺设有防渗层(41),场底的防渗层(41)下修建有场底地下水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填埋场边坡(5)的防渗层(41)下布置有一边坡地下水疏排系统,包括垂直滤水管(52)、边坡地下水导出管(55)和沿坡脚线方向开挖的坡脚排水盲沟(53),在靠近边坡(5)坡脚线的位置开设有钻孔,钻孔从坡面通至坡内的含水层(8),垂直滤水管(52)置于钻孔中,垂直滤水管(52)与边坡地下水导出管(55)相连通,边坡地下水导出管(55)与坡脚排水盲沟(53)相连通,坡脚排水盲沟(53)与场底地下水疏排系统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未建或在建填埋场边坡地下水的疏排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脚排水盲沟(53)底部埋设有坡脚地下水导出管(54),坡脚地下水导出管(54)与场底地下水疏排系统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未建或在建填埋场边坡地下水的疏排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底地下水疏排系统包括场底地下水疏排管(1)、场底地下水疏排盲沟(2)和场底地下水导出管(3),场底地下水疏排盲沟(2)与坡脚排水盲沟(53)相连通,场底地下水疏排管(1)埋设于场底地下水疏排盲沟(2)底部,场底地下水疏排管(1)与场底地下水导出管(3)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未建或在建填埋场边坡地下水的疏排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脚排水盲沟(53)和场底地下水疏排盲沟(2)内均填有卵石(45),卵石(45)与沟壁之间设一层土工无纺布(46)将卵石(45)包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61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的鼻腔给药制剂
- 下一篇:数据图像与数据卡的保护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