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凝切自凝刀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2723.0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13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邱学华;邱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7/3211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切自凝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凝切自凝刀,适用于普通外科手术切割,尤其适用于与射频电流相接进行人体各部位组织的凝切,达到在切割组织的同时实现凝固止血的功能。
背景技术
临床中,人体组织切割的传统方式是使用普通的手术刀片,这种锋利的刀片可以快速切割,也不会产生有毒气体,但没有止血功能,往往还需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止血。近年来,高频电刀以其损伤小、疗效好等治疗优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由于传统的电刀在切割过程中会因患者体液的凝固而形成一层不导电的薄膜,影响电刀的性能,往往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多次削刮或更换电刀,延长了手术时间,给操作医生带来不便,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且传统的高频电刀在切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污染手术室环境,并对医生及患者健康造成伤害。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急需一种融合普通手术刀片的锋利性、无污染性以及高频电刀的止血性于一体的新型手术刀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凝切自凝刀,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锋利的刀片不仅适用于普通外科手术,而且在外接射频电流的情况下可在切割组织的同时进行凝固止血,适用于人体各部位的组织凝切,并可在手术过程中根据使用方便的需要进行刀片更换,避免交叉感染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刀片、刀杆、刀夹、外管和刀柄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刀杆上设有刀夹及刀片定位销,刀夹通过销钉固定于刀杆上,刀杆装套于外管中,外管内径与刀杆的外径相匹配(配合紧密),外管的内径与刀杆的外径仅留有滑动的空隙,通过刀夹上的定位孔和刀片定位销的配合将刀片固定在刀杆前端,外管与刀柄连接且设有外管拉手,刀柄内设弹簧,可采用后拉外管拉手压缩弹簧的方式,使与之连接的外管后缩,露出前端刀夹的方式方便的更换刀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在通过刀夹方便的更换刀片,避免了手术过程的交叉感染,且与射频电流相连接时可实现边切割边凝固止血的治疗目的,操作简单方便、大大缩短了手术的治疗时间,且术中不产生有毒气体,有利于手术室环境的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凝切自凝刀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凝切自凝刀刀头局部放大图。
其中:1-刀片,2-刀杆,3-刀夹,4-外管,5-刀片定位销,6-刀柄,7-外管拉手,8-弹簧,9-定位孔,10-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根据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刀片1及刀杆2在同一水平线上,刀夹3通过销钉10与刀杆2连接,它包括刀片1、刀杆2、刀夹3、外管4及刀柄,在刀杆2上设有刀夹及刀片定位销5,刀夹3通过销钉10固定在刀杆2上,并可以销钉10为中心旋转,刀夹3上设有定位孔9,刀夹3与刀杆2间夹角为0度,刀片定位销5插入定位孔9中,刀杆2套装于外管4内,外管4上设有外管拉手7且与刀柄6连接,刀柄6内装有弹簧8,刀柄6的后端可用于接连射频电流。刀片1的切割面可以是光滑的或是锯齿状的。
使用时,一手握刀柄6,另一手将外管拉手7向后拉,刀柄6内的弹簧8被压缩,使外管4向后缩,露出前端的刀夹3,将刀夹3以销钉10为中心向上翻,将刀片1的安装孔套于刀片定位销5上,将刀夹3由上翻下,刀片定位销10正好穿入到刀夹3的定位孔9中,刀片1安装完毕后,释放外管拉手7,使外管4回复到原位,此时,本实用新型处于可状态,可在刀柄6后端接入射频电流进行凝切操作,也可用作普通外科手术刀切割使用。当要更换刀片时,操作方法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2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银行密码小键盘保护盒
- 下一篇:带太阳镜的遮阳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