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荧光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1150.1 | 申请日: | 200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33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楷;王裕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迪尔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1/30 | 分类号: | H01J61/30;H05B41/2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7福建省厦门市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荧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直流荧光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荧光灯通常分为交流荧光灯和直流荧光灯两种。交流荧光灯在工作时,电极极性不断交替变换,造成灯丝阴极材料溅射,损耗加大,影响灯管使用寿命。而且,交流电波对电器干扰严重,电感镇流器存在噪声及功耗等问题,都是目前交流荧光灯所存在的无法克服的严重缺陷。为了克服交流荧光灯的上述缺陷,人们研究出了一种直流荧光灯。所述的直流荧光灯由于其自身所具有光效率高、无闪烁、无音频噪音、无电磁辐射、启动电压低、灯丝上阴极的溅射损耗低等显著优势,迅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直流荧光灯在直流工作状态下,灯管一端为阳极,另一端为阴极,荧光灯管在低气压等离子体直流放电过程中,汞离子不断从阳极向阴极移动,中和后的汞原子又较难扩散回阳极,从而形成“电泳效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有些直流荧光灯管采用正负极转换的方法来实现,即每开关一次,流过灯管的电流方向就转换一次,以消除“电泳效应”。但是,这种实现方法不仅操作麻烦,而且转换电路需要由集成电路、三极管、双刀转换继电器等器件组成,电路设计成本较高,同时电路本身也不稳定、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荧光灯采用极性转换电路来克服电泳效应所带来的电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操作麻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直流荧光灯,通过将两个荧光灯管串联,并调整灯管的管长与管径之比,有效解决了电泳效应问题,简化了电路结构,降低了成本,避免了灯管极性转换的麻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直流荧光灯,其灯管的管长与管径之比在6与10之间,所述直流荧光灯包含有两个所述的灯管,所述灯管串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两个串联灯管的管长与管径之比均为9。
为了控制灯管启辉照明、正常工作,在所述直流荧光灯中包含有降压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稳流电路和灯丝预热高压启辉电路;其中,外部交流电源通过所述的降压电路进行降压处理后,经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直流电压,为所述稳流电路、灯丝预热高压启辉电路和灯管提供直流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实现两个串联灯管同时启动,第一灯管的阳极通过小电容连接第二灯管的阳极;所述灯丝预热高压启辉电路分别为两个串联灯管的阴极提供灯丝预热电压。
在所述灯丝预热高压启辉电路中包含有一开关三极管,其基极通过分压网络连接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源,发射极连接稳流电路,集电极经高频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在所述高频变压器原边绕组的两端并联有充放电电容,第一次级绕组连接灯管串联支路的阳极,第二、第三次级绕组分别与两个串联灯管的阴极对应连接,在启动时为串联灯管的阴极灯丝提供预热电压;所述灯管串联支路的阴极通过所述稳流电路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在所述稳流电路中包含有一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的分压网络连接所述直流电源,发射极经电流调节电阻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集电极一方面连接灯管串联支路的阴极,另一方面连接所述灯丝预热高压启辉电路中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
为了对流过灯管的电流大小进行调节,以改变灯管亮度,所述电流调节电阻的阻值可调,一般选用电位器实现。
为了使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电压稳定,在所述分压网络中包含有两个串联的二极管,连接在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之间。为了简化稳流电路的结构,所述稳流电路可以仅采用一个电阻实现,所述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灯管串联支路的阴极和灯丝预热高压启辉电路中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采用这种稳流电路结构后,为了实现对灯管亮度进行调节,在降压电路的降压限流电容的两端并联有一电容和开关串联的总容量调节支路。通过选择开关的闭合和断开状态,实现总电容量的改变,进而改变通过灯管的电流大小,达到调节荧光灯亮度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缩短直流荧光灯管的管长与管径之比,有效解决了灯管中汞原子的回流问题,减弱了电泳效应,简化了电路结构,降低了成本,避免了长灯管极性转换的麻烦。同时,考虑到灯管变得粗短后,管压降降低,与现有的电网电压不匹配,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两个灯管串联的工作方式实现,确保了直流荧光灯管的可靠连续工作,是一种较为完善的直流荧光灯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直流荧光灯内部电路方框图;
图2是直流荧光灯内部电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迪尔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迪尔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1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滑手套的网状防滑涂层生产模具
- 下一篇:燃气式水套原油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