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视网膜脱离治疗枕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0945.0 | 申请日: | 200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37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红;田霞;于春霞;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志红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A6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500山东省文登***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网膜 脱离 治疗 | ||
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视网膜脱离治疗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术后采取的卧位对疾病恢复至关重要。手术前采用使视网膜脱离的部位处于最低位置的卧位,以利于视网膜的平复。手术后因通常利用惰性气体或硅油作为玻璃体腔内填充物,为保证气体或硅油上浮顶压视网膜起到促进视网膜复位及封闭裂孔的作用,必须采用特殊体位,使裂孔处于最高位。目前,临床多采用普通枕头加棉织物作为填充物,固定患者卧位,其特点是:普通枕头及棉织物来源广泛成本低;其不足是:普通枕头及棉织物易变形,长时间保持某种体位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和不适。
由于现有普通枕头及棉织物易变形,长时间保持某种体位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和不适,使用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术后采取特殊卧位且减轻患者痛苦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普通枕头及棉织物易变形,长时间保持某种体位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和不适,不能满足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术后采取特殊卧位且减轻患者痛苦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分区调节高度的视网膜脱离治疗枕,该枕采用植绒PVC,枕体分为五个区高度可分别调节,可满足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术后采取特殊卧位且减轻患者痛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有充气腔体,其特征是:充气腔体为U字形结构,U字形腔体的一端为封闭式结构,另一端安装有充气阀,U字形腔体的开口端设有一个独立的充气腔体,该独立的充气腔体上安装有一个充气阀,独立的充气腔体与U字形腔体之间为中空区域,U字形腔体与独立的充气腔体外裹有纯棉枕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视网膜脱离治疗枕采用植绒PVC充气,枕体分为五个区高度可分别调节,可满足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术后采取特殊卧位且减轻患者痛苦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A区,2.C区,3.D区,4.充气阀,5.充气阀,6.B区,7.E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中,视网膜脱离治疗枕为充气体,采用植绒PVC经高频热压成形,充气体设有五个区,包括相连通的A区1、B区6、C区2,A区1、B区6、C区2共同构成一个U字形的腔体,U字形腔体的一端为封闭式结构,U字形腔体的另一端安装有充气阀5,U字形腔体的开口端设有一个独立的充气腔体D区3,D区3上安装有充气阀4,A区1、B区6、C区2及D区3外侧面上裹有纯棉枕套,D区3与构成U字形充气腔体的A区1、B区6、C区2之间围成一个中空区域E区7,控制经充气阀4及充气阀5分别进入D区3及进入A区1、B区6、C区2的进气量,从而可调节枕体的高度,治疗枕规格35cm×35cm×15cm,中央处设有15cm×15cm的方形孔为E区7。视网膜脱离治疗枕使用过程中以D区3放气为中心,来改变头部位置。先自充气阀4及充气阀5向枕内充气待用。术前当裂孔处在视盘下方,患者头枕E区7平卧向上即可。当裂孔位于颞侧,该患者取患侧卧位,将D区3放气,面部朝向D区3,耳部悬空在E区7。对于眼视盘上方的视网膜脱离患者,将气枕D区3放气呈凹状,患者把头枕于D区3、E区7。术后需俯卧位时,将D区3放气呈凹形,患者前额放在A区1,下颌放于D区3,双眼及口鼻悬空在E区7。对于颞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患者,取健侧卧位,方法同术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志红,未经于志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0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