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煤钒矿焙烧废气的控制与治理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4998.1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6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熊平;田宗平;夏建华;刘绍书;肖新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汉海矿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1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煤 焙烧 废气 控制 治理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煤钒矿焙烧废气的控制与治理工艺和设备保障。
背景技术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末,在石煤页岩中发现了钒,通过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努力,已查明遍布我国20余个省市的石煤钒矿资源矿石量600多亿吨,超过世界各国钒的总储量。由于我国的石煤钒矿资源丰富,所以对石煤钒矿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经过对我国已投产的20余家石煤钒矿提钒厂家的考察,大都采用平窑焙烧工艺,且对废气的处理存在严重的不足,生产中焙烧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因此,研究开发石煤钒矿焙烧废气控制、治理新工艺和设备,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通过对石煤钒矿提钒焙烧废气的污染源进行控制,再将废气集中收集进行处理,并对设备进行改进等长期反复试验研究,确立了先经干式旋风除尘后,再用三类、六级湍动泡沫塔除尘、洗涤、净化废气的新工艺。
1、使用石煤钒矿提钒新型环保复合添加剂,它具有与矿石混合焙烧烧失量低和具有转化、催化、氧化、固化作用,在实现钒高转化率的同时,还能实现对有害气体的转化与固化,从污染源上减少对石煤钒矿提钒焙烧产生的SOx、Cl2、HCl等的排放量,并使其生成硫酸盐和氯化物,达到对有害气体固化的目的。
2、对有害气体进行集中收集,并经过湍动泡沫塔分三类、6级处理,烟气中的粉尘、氯气、氯化氢、三氧化硫和三氧化二砷等有害气体,其吸收率均达到90%以上,最终排放的废气能达到GB16297-1996标准。
(1)、第一类第1、2级湍动泡沫塔,用水作除尘、吸收剂,使烟气中的粉尘和部分SOx、Cl2、HCl气体,在第1、2级湍动泡沫塔中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起到湿式除尘功能,得到酸性矿浆作为焙烧熟料的浸出剂循环使用。
(2)、第二类第3、4、5级湍动泡沫塔用10%NH4HCO3水溶液作吸收剂,可将大部分SOx、Cl2、HCl等气体吸收,得到NH4Cl、NH4ClO和(NH4)2SO4等杂酸铵肥,含氮量可达20%以上,可用于制作复混肥的原料,确保氯气和氯化氢气体完全吸收。
(3)、第三类第6级湍动泡沫塔用饱和石灰水溶液作吸收剂,微量的氯气、氯化氢、三氧化硫和三氧化二砷分别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硫酸钙和砷酸钙,得到更完整的吸收。
3、湍动泡沫吸收塔的结构,见附图1:湍动泡沫塔的结构图。
4、湍动泡沫吸收塔工作原理。
废气经高压离心风机的抽吸作用,将废气首先进行干式旋风除尘,再使气体经过吸收塔前的水幕除尘、降温后,废气继续溢出向上运动进入湍动泡沫塔。气体经过两层细孔隔板和若干个湍动球,在每层湍动球上部装有吸收液喷雾管道,湍动球在细孔隔板上,由气体的推动而湍动,达到吸收液与废气充分接触而使有害气体成分被充分吸收的目的。然后废气继续上升经过双层百页板,由于高压液雾喷淋的作用,双层百页板表面产生大量的泡沫,增加吸收剂与废气的接触面积与吸收效果,每个塔工作完后,废气从塔顶部送至上一级吸收塔,继续同样的原理工作,只是每级投放的吸收液采用的吸收剂不同,最后,吸收液集中到塔内水池中自动溢流到塔外配液池中。
5、见附图2:湍动泡沫吸收塔工艺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对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工艺进一步说明:
一、废气的产生与污染源的控制
1、石煤提钒焙烧添加剂:本发明采用的是某新型环保复合添加剂,该添加剂具有下述四种功能和效果:
(1)对石煤钒矿中以低价形态存在的钒具有催化、氧化作用;
(2)可以加快钒从低价转化为高价的速度,降低焙烧转化温度;
(3)便于形成易溶于水和低浓度硫酸的偏钒酸钠;
(4)对焙烧产生的废气有转化、固化作用,经试验测得工艺总烧失量小于4%,能有效减少废气排放量,从源头控制废气污染。
2、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1)、混合钠盐转化剂在低温下易于分解生成Na2O,且易与V2O5生成易溶于水的偏钒酸钠,促进钒的转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汉海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汉海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49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