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53999.1 | 申请日: | 2006-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敏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兆文 |
地址: | 3175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 火灾 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为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使高层建筑内的人员能够迅速安全逃生,人们设计了多种救生装置,其结构一般都由外壳、卷筒、与卷筒相连的传动机构及可卷绕于卷筒之上的钢索(或绳索)等几部分组成,同时为了达到下降速度可控的目的,一般在卷筒的传动机构上设置有摩擦轮和刹车片,整个装置传动链比较长,结构也很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故障。而最大的缺点在于不管是那一种救生装置,由于设计上的思维定势,其都采用钢索或绳索,其中以钢索居多,同时在设计上为了保证其强度满足实际需要,钢索直径一般需要达到5~10mm(绳索直径则需要达到15mm以上,比钢索粗),其结果导致卷起来的体积庞大而笨重,致使整个救生装置的体积大和重量重,仅适用于青壮年人群,且只能应对一、二十层的建筑,而对于五十层甚至更高层的建筑来说则就显的无能为力,因此时需要的钢索长度达到150m以上,卷起来的体积和重量都让人无法搬动,更别说是使用,其根本无法应付火灾发生时的紧急状况。另外,在使用中还发现,钢索在卷起来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错位故障而卡死不能拉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其采用蜗轮、蜗杆及锥齿轮传动机构,具有传动链短、降速调整方便的特点,同时其打破了传统的设计误区,采用高强度的钢带代替钢索,整个装置体积小,重量轻,能够满足五十层以上高层建筑及各年龄段人的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包括有外壳、卷筒及与卷筒相连的传动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筒上设置一凹槽,凹槽上卷绕一钢带,钢带的宽度与凹槽相配合,钢带的头部伸出外壳并在其端部设置一环扣。
上述的钢带厚度为0.4~0.8mm。
上述外壳在钢带伸出口部位设置有两导向滚轮。
上述传动机构包括有蜗轮、蜗杆、锥齿轮和手动摇把,其中的蜗轮与卷筒同轴设置,蜗杆定位于外壳的内侧壁上并与蜗轮啮合,同时在蜗杆的一端设置有一锥齿轮,其通过与另一个锥齿轮的相互啮合实现与摇把的连接。
上述外壳上设置一手扶把柄。
上述的外壳后部铰链连接一支架,支架上设置有一坐垫和多条保险带。
上述钢带长度的近似计算公式为
本发明打破了传统设计误区,采用高强度的钢带代替钢索,在使用时,当l=150m(相当于50层楼),D1=0.1m,h=0.0005m时,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卷绕后的直径D2≈0.29m;当l=300m(相当于100层楼),D1=0.1m,h=0.0005m时,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卷绕后的直径D2≈0.43m;从中可以看出整个装置的体积很小,同时其重量也很轻,方便了人们的携带与使用,完全能够满足五十层以上等高层建筑及各年龄段人的使用。同时因钢带宽度与凹槽相配合,在其卷绕的时候不会发生错位现象,从而杜绝了卡死故障的发生。此外为了保证钢带传输的顺利流畅,外壳在钢带伸出口部位设置有两导向滚轮。
本发明中的传动结构采用蜗轮、蜗杆及锥齿轮,传动链短,机构简单,降低了故障率,同时因蜗轮和蜗杆之间具有自锁功能,当蜗杆不转动时,蜗轮就会停止运动,从而通过摇把的转动实现对下降速度的适时控制,有利于避免降落时突发的危险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敏,未经张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53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增湿装置
- 下一篇:多轴车辆全轮转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