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粗纱机锭翼和筒管的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520046977.3 | 申请日: | 2005-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4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50 | 分类号: | D01H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天培 |
地址: | 20043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粗纱机锭翼 筒管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中的粗纱机锭翼和筒管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粗纱机驱动锭翼、筒管的是每锭一对的斜齿轮,主动斜齿轮安装在锭翼、筒管的传动轴上,被动斜齿轮安装在锭翼、筒管上,通过传动轴的转动使斜齿轮带动锭翼、筒管转动。这种传动方式由于每锭都有一对斜齿轮传动,而一台粗纱机有100多锭,这样造成齿轮啮合润滑点多,再加上加工和装配原因,每对齿轮的啮合难以做到均匀、调整一致,使纺纱速度的提高受到影响,从而造成噪声和振动大,稳定性差。01201568.7号专利公开了一种新结构的粗纱机锭翼、筒管传动装置,锭翼与筒管以4锭一组,由一根同步带传动,每条同步带由一对螺旋齿轮传动,减少了啮合点和加油点,降低了噪声。但同步带易松弛,造成传动时有打滑现象,同步带张紧度无法调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上述现有技术作进一步改进,为粗纱机提供一种新结构的粗纱机锭翼和筒管的传动装置,通过改变锭翼、筒管的传动方式,进一步减少噪声和振动,提高传动的速度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粗纱机新型的锭翼和筒管的传动装置,包括锭翼和筒管的传动轴、锭翼和筒管的传动斜齿轮、同步带轮、同步带等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通过同步带轮联接3锭的锭翼和筒管组成一组,每组对应有一对斜齿轮和传动轴联接,传动轴先传动每组的一对斜齿轮,再由斜齿轮上的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传动一组中其余2锭的同步带轮带动锭翼或筒管。同时,为了保证同步带的张紧,在龙筋上安装了可移动的同步带张紧轮,来调整同步带的松紧,确保传动的准确、可靠。
这种新型锭翼和筒管的传动装置能减少4/6的斜齿轮传动,而且同步带传动结构简单,通过张紧轮容易调整同步带张力,并大幅度减低噪声,减少振动,提高纺纱速度和传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粗纱机锭翼和筒管传动装置示意图;图2为01201568.7号中国专利以4锭为一组,由一根同步带传动的粗纱机锭翼和筒管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构造示意图。图中:
1.锭翼和筒管的传动轴;2.锭翼和筒管的传动斜齿轮;3.同步带轮;4.同步带;5.可移动式张紧轮;6.龙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过程做进一步说明。
在锭翼和筒管传动轴(1)的驱动下,通过安装在轴(1)上的一对斜齿轮(2)为主动齿轮传动安装在锭翼、筒管上的被动齿轮,并由同步带轮(3)和同步带(4)传动每组中另外2个锭翼、筒管;同时为了保证同步带(4)的张紧力,在每组3锭的传动中,通过在龙筋(6)上安装1个可移动的同步带张紧轮(5)来调整同步带(4)的松紧,保证传动的准确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20046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出风口风力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螺旋状的补充式储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