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织带机的走马纱管无效
申请号: | 01268200.4 | 申请日: | 200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5177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23 |
发明(设计)人: | 池锦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锦祥 |
主分类号: | D04C3/46 | 分类号: | D04C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 走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带机的走马纱管,尤指一种于纱管座盘与纱管座间再组设一挡盘进以达到出线稳定、提升品质及防止污损的编织带机的走马纱管。
背景技术
参见图1、2,一般习用编织带机的走马纱管,主要由锭子座10、纱管座11、纱管轴12、联结作动块13及L型导引杆14所组成;其中,纱管轴12供纱管15枢套,纱管座盘16底面环设有间隔卡槽17,此间隔卡槽17可供纱管座11一常态下呈弹性往上顶撑的挡杆18卡入促使纱管15固定不出线,而当联结作动块13受纱线L拉动往上旋移,使其尾端压臂131压抵挡杆18的带动栓181间而促使挡杆18顶端下退脱离卡槽17时,该纱管15将可旋转出线;但此种习用走马纱管的缺点是:
1、出线不稳:该纱管15套定后其顶端虽通过限位件19予以限位,然而为确保纱管15可顺畅旋转,一般纱管15的高度会略为低于纱管轴12,但也因此造成纱管15在旋转时具有一上下移动的空间,也即,原本纱管15必须在挡杆18完全退离卡槽17的预设状态下才可旋转而与联结作动块13同步出线,但因该纱管15具有上下移动的可能性,故即使挡杆18未完全退离卡槽17,纱管15仍可能因往上移动而跳动旋转,如图3所示,造成溜线的状况,这样将导致该纱管15的出线松紧度与机台其它走马纱管的出线无法同步,影响到最终成品的编织效果及品质。
2、容易污损:一般该挡杆18为金属制杆体,业者为防止其锈蚀以及卡合作动较为滑顺的考量,因此会点油加以润滑保养,然而纱管15一般为塑胶材质制成,其与挡杆18的直接卡合接触显然会将直接造成纱管15座盘16沾附油污及其卡槽17部位的快速磨损,将缩短该纱管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织带机的走马纱管,其主要于纱管座盘与纱管座间再组设一挡盘,从而出线稳定、提升产品品质;且可防止纱管沾到油污及受到挡杆的磨损。
为克服习式结构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织带机的走马纱管,设有锭子座、纱管座、纱管轴、联结作动块及导引杆;纱管枢套于纱管轴,纱管座盘底面环设有多个间隔卡槽,纱管座设一具带动栓的挡杆;其特征是:该纱管座盘与纱管座之间更组设有一挡盘,该挡盘中央具一可枢套于纱管轴的穿孔,挡盘顶面环设有间隔凸块恰可卡合于纱管座盘的卡槽,挡盘底面则环设有供纱管座的挡杆对合卡入的间隔凹槽。
纱管座的挡杆于常态下呈弹性往上顶撑并卡入前述间隔凹槽,促使纱管固定不出线;而当联结作动块受纱线拉动往上旋移,其尾端压臂压抵挡杆的带动栓间而促使挡杆顶端下退脱离凹槽时,该纱管将可旋转出线;通过该挡盘的配设可消除纱管与纱管座间的间隙,以达防止纱管跳动、出线更加稳定的实用目的。
进一步改进:于纱管轴挡盘顶面高度位置处加设一环凹槽,一扣环卡定于该环凹槽内。其更好的防止了纱管跳动,使出线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又作了以下改进,于该挡盘中央穿孔与纱管轴的相枢合面更加设有一含油轴承。
据上述构造,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出线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挡盘组设于纱管轴与纱管座间,使得纱管座盘与纱管座间的间隙现象得以消除,当该挡杆尚未完成退离凹槽,纵使上方纱管有往上移动的现象时,也可通过挡盘顶面的凸块卡合于纱管座盘的卡槽而并不会发生跳动旋转而溜线的情况,而必须当挡杆完全退离出凹槽时,该纱管才得以旋转出线,因此能保持纱线的适切紧绷度,达到出线更加稳定的优点。
2、防止纱管污损:本实用新型的纱管与纱管座间藉由该挡盘的区隔,使得挡杆上的油污将沾附于挡盘而不会造成纱管的污损以及其卡槽的损坏,进而达到延长纱管使用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走马纱管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习用走马纱管的平面剖示图。
图3为图2的作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剖示图。
图6为图5的实施动作示意图一。
图7为图5的实施动作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锦祥,未经池锦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8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