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01222790.0 | 申请日: | 200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881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贤;杜少平;张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1 | 分类号: | H01R13/71;H01R13/703;H01R12/14;H01R31/06;G06K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卡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将电子卡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子卡连接器。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个人移动终端同时有多个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简称SIM卡)已相当常见。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照美国专利第5,259,777号等,这些现有技术揭示的移动终端需先结束工作才能替换SIM卡,且该SIM卡的接触垫通常直接与导电端子接触,而在电子启动时装置将会产生瞬时脉冲电流直接进入工作状态,因此用户在换卡时需先关闭电子装置而导致操作复杂;同时,当电子装置启动时,电子卡直接进入工作状态,这样瞬时脉冲电流会对电子卡内部电路造成冲击而有损电子卡内部电路,而且这些现有技术揭示的开关装置横向较宽或并不设置在同一表面,从而使绝缘本体体积较大。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延迟接触功能以支持电子卡热插拔动作并可保护电子卡内部电子线路的电子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开关装置,其中导电端子设有与绝缘本体相卡持的固持部,以及与电子卡相接触的接触部。开关装置包括有单独设置的第一开关端子与第二开关端子,所述第一开关端子包括第一固持部,设在第一固持部一端的第一焊接部,位于固持部相对另一端的第一接触部;第二开关端子包括与第一固持部平行设置的第二固持部、设在第二固持部一端的第二焊接部、位于第二固持部相对另一端的第二连接部及设在第二连接部一端并突出绝缘本体上表面的第二抵接部,且第二抵接部末端设有第二接触部,且第一开关端子位于第二抵接部下端,第一与第二接触部相对设置,当电子卡插入时,电子卡的接触垫先与导电端子接触,而后电子卡前缘抵压第二抵接部,令第二接触部相对第一接触部移动而电性接触,以导通电性回路,从而使电子卡开始工作以达成延时接触的功能。退卡时,电性回路先行结束工作,而后令电子卡结束工作,如此电子卡可在电子装置工作状态下进行插拔动作而不影响其内部电子线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开关装置不仅宽度较窄,而且设置在沿绝缘本体厚度方向的同一表面上,因此绝缘本体不需占据较大的空间。同时,本实用新型开关装置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延时接触的功能,从而电子卡可在电子装置工作状态下进行插拔动作而不影响其内部电子线路。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及图4为电子卡插接至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中的过程示意图。
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导电端子20及开关装置30。其中绝缘本体10沿纵向轴线设有两排贯穿绝缘本体10以收容导电端子20的端子收容槽101,该端子收容槽101一端设有连接其两相对侧壁(未标号)的垫块102。端子收容槽101靠近垫块102的侧壁上设有用以固持导电端子20的第一卡槽103。绝缘本体10单独设有用以固持第一开关端子31及第二开关端子32的第一固持槽105与第二固持槽106。
导电端子20包括固持部200、自固持部200一端垂直弯折的焊接部201、自固持部200另一端垂直弯折的连接部202、自连接部202一端延伸的接触部203,上述固持部200卡持于端子收容槽第一卡槽103中以将导电端子20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而接触部203顶端突出绝缘本体10上表面以与电子卡接触垫(未标号)相抵接。导电端子20接触部203设有用以增进与电子卡6接触垫接触可靠性的凸肋205。
开关装置30包括分别装设于第一固持槽105与第二固持槽106中的第一开关端子31与第二开关端子32,其中第一开关端子31包括第一固持部310,设于第一固持部310一端的第一焊接部311,位于第一固持部310设有第一焊接部311另一端并自第一固持部310延伸的第一连接部312及位于第一连接部312末端的第一接触部313;第二开关端子32包括与第一固持部310平行设置的第二固持部320、设于第二固持部320一端的第二焊接部321、位于第二固持部320相对另一端并与第一连接部312具有相似构造的第二连接部322以及设于第二连接部322一端并突出绝缘本体10上表面的第二抵接部323,且第二抵接部323末端设有第二接触部324。如此,第二抵接部323在绝缘本体10厚度方向上包容第一开关端子31,且第一与第二接触部313、324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2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管器
- 下一篇:无检修环保输送机托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