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带输送机自动纠偏螺旋托辊无效
申请号: | 01215933.6 | 申请日: | 200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646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发明(设计)人: | 阎振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阎振友 |
主分类号: | B65G39/16 | 分类号: | B65G3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天***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 输送 自动 纠偏 螺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皮带输送机,特别是一种皮带输送机上用的、由螺旋托辊及其辊筒除污装置构成的皮带输送机自动纠偏螺旋托辊。
皮带输送机的防跑偏一直是倍受关心的技术问题,国内有关皮带防跑偏的专利申请多达100~200项,仅防跑偏托辊的专利申请也有近百项。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报第07卷、第35号公开了“带式输送机输送带防跑偏螺旋托辊”的专利申请,申请号:90226919.4、公告号:CN 2083574U。其目的是解决皮带防跑偏问题。其方案是把圆筒型托辊改成螺旋形托辊;其中,上部的两侧的托辊螺旋旋向相反,即一侧为左旋、另一侧为右旋,上部的中间托辊为圆托辊,底部托辊为一个一半是左旋、另一半为右旋的螺旋托辊。它使工作输送带在各螺旋状托辊的作用下,保持在托辊的中心位置,避免跑偏现象。类似的螺旋托辊专利申请还有多项。这种托辊防止皮带跑偏有效,而且简单实用。存在问题是:当输送粘性物料、潮湿粉尘物料时,如:含水多的煤炭、铝土矿等,托辊的螺旋槽易塞满泥污而失去自动纠偏作用。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报第10卷、第04号公开了“一种抗冲击托辊”的专利,专利号:ZL 93209323.X、公告号:CN 2154244Y。它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煤矿井下用的抗冲击托辊;它采用抗静电性和阻燃材料制作的托辊,托辊内部安装抗冲击拉伸弹簧结构,辊轴两端采用迷宫式密封。它具有抗冲击和适合煤矿井下使用的特点。但是,它未解决皮带的防跑偏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皮带输送机自动纠偏螺旋托辊,这种螺旋托辊能够避免运输粘湿物料时螺旋槽容易堵塞而导致皮带自动纠偏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在由轴、轴承、密封件、螺旋辊筒构成的皮带输送机自动纠偏螺旋托辊中,其螺旋辊筒的正下方增设一个辊筒的除污装置,除污装置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于托辊轴两端。该除污装置由开缝箱体、轮子、皮带及刮泥板构成。开缝箱体内固定有两个轮轴,两个轮轴上装有轮子,两个轮子上缠绕皮带,皮带上固定刮泥板,刮泥板沿皮带的周长均布,各刮泥板的间距与辊筒螺旋的节距相等。刮泥板刮头的形状与辊筒纵剖面的螺旋槽的外形轮廓相吻合。刮泥板刮头由开缝箱体的槽缝伸出,与辊筒的螺旋槽传动啮合。当辊筒旋转时,辊筒的螺旋将推动刮泥板沿辊筒螺旋槽旋动、同时沿着开缝箱体的槽缝移动,并带动皮带绕轮子运转而循环往复,从而自动清除螺旋槽的泥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该托辊的螺旋辊筒采用内部结构左右对称的塑料螺旋辊筒,塑料螺旋辊筒的轴心有一根轴,轴的左右两端由外向内依次装有挡圈、迷宫式密封环及滚动轴承。
该托辊的螺旋辊筒采用内部结构左右非对称的塑料螺旋辊筒。该塑料螺旋辊筒的轴心一侧装有轴承室,轴承室内装有挡圈、迷宫式密封环与滚动轴承,它们都装于一根短轴上;轴承室通过其外圆螺纹与辊筒紧固联接。辊筒轴心的另一侧装有一根轴杆;轴杆位于辊筒内的部分,从其内端端头由内向外依次装有螺母、挡盘与弹簧;其外端由轴套伸出、并与之滑动配合。轴套外端装有轴承。除污装置的连接架分别固定于托辊短轴与轴套的轴承上。
该托辊的塑料螺旋辊筒所用的材料,是采用具有抗静电、阻燃性的工程塑料。
该托辊的塑料螺旋辊筒的纵剖面的螺旋外形轮廓采用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①具有螺旋托辊共同优点:能使输送机皮带自动纠偏;同时,由于具有辊筒的除污装置,能将辊筒螺旋槽中的泥污清除,从而解决输送粘潮物料时螺旋槽容易堵塞而导致自动纠偏失效的问题。
②该托辊以辊筒本身的旋转为动力,勿需外加动力,因此结构简单。
③在增加除污装置的同时,在托辊内部安装抗冲击拉伸弹簧结构,使其兼有除污和抗冲击的性能。
④螺旋托辊的材料采用抗静电、阻燃的工程塑料制造,能满足煤矿井下运输的安全要求,解决井下煤炭运输托辊螺旋槽易被煤泥堵塞的问题。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托辊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的C-C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托辊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阎振友,未经阎振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5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